做出新創新的人才。
這些傳統行業,比如冶金行業,各種高jīng尖的材料加工,金屬製造,在結合更高的技術之後,提升地球這種基礎工業更是迫在眉睫。還有造船行業,不過他們大多轉向考慮如何建造宇宙戰艦。
科學研究部門更是重中之重,物理學,化學,高分子學,宇宙學,各種基礎學科,其貢獻度獲得額度之高讓人咂舌,甚至說只要做出一項重大突破,其貢獻度就能達到一次轉生的條件。
轉生的可能已經明確無誤地擺放在所有人面前,就是克隆出一具和你一模一樣的身體,然後將你的意識放置其中,以主神體現出來的神蹟,無數輪迴者的親身體驗,意識降臨的事實,讓他們可以確定這種轉生絕對不是複製一個自己,的的確確就是原本的自己。
這種轉生沒有限制,只是每次轉生貢獻度都要重新回到和正常人出生一樣的水平,不過原來掌握有的知識和技能會隨著轉生繼續保留,這點就讓貢獻度的再次獲取變得容易很多,從理論上講,就算一個普通人,只要天賦和努力足夠,也可以透過不停地轉生實現和神聖模式的輪迴者一樣的長生目的。
這才是整個系統最強的激勵所在,其他的誘惑,無論是美食,美女,更好的居住條件,華美的衣服,各種文藝娛樂,都只是一種淺層次的,這種基於生存的強需求刺激,才是對絕大多數人最強的刺激所在,只要xìng格不是過於消極的人,在有著各種提高貢獻度途徑的情況下,總會自覺地抓緊每一分鐘進行努力,以便在自然壽命到頭之前達到轉生的必要條件。畢竟這是最公平的,想要活得久,就得自己努力,指望什麼也不做,就不停地活著,那才是最大的不公平,誰會願意讓其他人平白無故地一直消耗著自己創造的社會成果。
而轉生的貢獻度要求,也並不是苛刻到極點,一個正常人,只要經過二十到四十年的努力工作學習,只要按照個人系統的指導去做,就可以積攢到,運氣好的話可能十年就積攢到了,剩下的時間,自然可以娛樂或者繼續積累學習知識,雖然貢獻度不能累加到下次生命中,但文化技術知識是可以一直保留的,這會讓以後的轉生難度相對低一些,當然在轉生次數達到一定數量,也會提高對貢獻度的要求,總之會保持對人類的激勵作用。
'正文 第三百三十六章 成為神的門檻(上)'
而對於輪迴者來說,積累貢獻度到轉生的地步就容易一些,轉生的貢獻度要求一般是在三千到十萬之間,是一個浮動的數值,之所以浮動,這和轉生的次數,以及個人對主神世界的忠誠度有關,轉生次數越多,要求越高,但隱xìng指標忠誠度越高,轉生貢獻度要求會變低。忠誠度越高,對主神世界的向心力也就越高,個人意識體就越容易留存下來,這種留存當然需要一種制度來保證。如果足夠虔誠,那麼所需要的貢獻度可以一直維持在較低的水平下,當然也不會為0,主神畢竟不會養毫無價值的廢物,不可能因為你絕對忠誠,就可以什麼都不幹,白白消耗主神提供的各種資源。
由於出現轉生的選項,這給大多數畏懼進行磨練模式,不敢提前進入神聖模式的輪迴者提供了一個保證,畢竟大多數人還是懼怕真實死亡的,磨練模式中的死亡就是真實死亡,所以絕大多數輪迴者都想拖到自己自然壽命到的時候再去進行磨練任務。
不過當有人發現轉生選項對他們開啟時,有人就詢問了主神,得到的答覆,只要達到轉生的選項,不管在哪裡死亡,都可以復活到另外一具克隆體上,唯一的風險就是jīng神潛力有可能降低,當然也有可能升高,這完全看自己的意識和新的克隆體匹配的程度。
這個問題,李林問過天眼,就算是完全複製一具同樣的人體也無法解決,因為人的大腦思考機制是基於量子機制的,完全複製在量子層面上是不可能的,總會導致某種不一致xìng。既然如此,完全複製消耗的jīng神力太多,相比,克隆一具人體在獲得的新技術面前,只是再簡單不過的一個生物工程,只是花費一些時間培養身體而已,所以轉生機制就採取了克隆體的形式。
而透過克隆體大量製造新人類個體並不可行,**雖然可以短時間內大量複製,但意識的產生只能透過父母和社會的長期薰陶,同時快速成長的**,和緩慢成長的意識體之間會發生巨大的衝突,一個幼兒的意識,是無法掌握成年人軀體的,最終的結果,就是導致jīng神潛力低下,這個發現,是在帝國研究院中jīng神科學研究的一個分支課題中,由一些從事這方面研究的生物和社會科學家們作出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