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想不到老夫這麼有名……”老者笑得鬍子眉毛一齊顫動。
“孟老夫子,您小時候真的那麼頑皮,不喜歡學習呀?”鍾離春小心翼翼地問。
“是啊,小孩子都調皮嘛……”
“那你母親真的為了你,搬了好幾次家?”
“是啊,是啊,那個時候還不知道母親為什麼搬家呢,只知道玩……”
“你那時候為了玩而逃學,你母親真的剪斷過正在織的布,來勸你學習嗎?”
“呵呵,你這丫頭,知道得真是不少……是啊……唉,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哪……那個時候不懂事……”
“您現在學有所成,終於可以告慰母親了……”
“哪裡哪裡,唉,哪有什麼所成啊……功業未就,四處流浪……”
“流浪?您這是從哪兒來,準備到哪兒去啊?”
“我從臨淄來,準備到大梁去……”
“您從臨淄來?那您見過齊宣王了?”鍾離春驚奇地問。
“是啊,不但見過,還與他交談了很多次,可惜呀,他聽不進我的話……”
“他為什麼聽不進您的話呢?孟老夫子,您能否給我講進你與齊宣王交談的事啊??”
“你這女娃真奇怪,知道這麼些事,還想知道齊宣王的事?好吧,反正閒來無事,那我就講講……”說著,眼睛四下張望,魚是不能吃的了,還有什麼吃的呢?
憨牛見狀,從火堆下挖出來幾個紅薯,香氣四溢,遞給老者。
“嗯,好香。”孟子邊吃邊講了起來——
第一卷 無鹽醜女 第20章 說服孟子
我知道齊宣王喜愛音樂,有一天,我就去見齊宣王,問他:“您曾經告訴莊暴說您愛好音樂,有這麼回事嗎?”
齊宣王不好意思地承認說:“是的,我說過,不過,我不愛好古代音樂,只愛好一般流行的樂曲罷了。”
我說:“只要您愛好音樂,那齊國便會很不錯了。無論是現在流行的音樂,還是古代的音樂都是一樣的。”
他見我不是來批評他的,而是來討論自己愛好的音樂,就來勁了,於是說:“您能把這個道理講給我聽嗎?”
我趁機說:“要聽這個道理,我想先問您一個問題:一個人單獨地欣賞音樂快樂,跟別人一起欣賞音樂也快樂,究竟哪一種更快樂呢?”
齊宣王不禁脫口而出:“當然是跟別人一起欣賞更快樂些。”
“那麼,跟少數人一起欣賞音樂是快樂的,跟多數人一起欣賞音樂也是快樂的,究竟哪一種更快樂?”我決定步步深入。
齊宣王完全接受了我的心理暗示,回答道:“當然是跟多數人一起欣賞音樂更快樂。”
“那麼,就讓我對大王您談談音樂和娛樂的道理吧。”我見時機已經成熟,就巧妙地把音樂過渡到政治上來:“假使國王在這兒奏樂,老百姓聽到鳴鐘擊鼓、吹蕭奏笛的聲音,都感到頭痛,愁眉苦臉地議論紛紛,‘我們的國王這樣愛好音樂,這樣快樂,可為什麼我們卻苦到這般地步呢?’這沒有別的原因,就是因為國王只圖自己快樂而不同百姓一同快樂的緣故。”齊宣王不由得一驚,還沒等開口說什麼,我繼續說,假使國王在這兒奏樂。百姓聽到了鳴鐘擊鼓、吹蕭奏笛的聲音,全都眉開眼笑地互相告訴,‘我們的國王大概很健康吧,要不,怎麼能夠這樣快樂地奏樂呢?’這也沒有別的原因,只是因為國王同百姓一同娛樂罷了。大王,您看是不是這樣,如果大王能同百姓一同娛樂。那麼就可以使天下歸服了。”
“說得不錯啊,大王聽了您的話,做何表現呢?”聽了孟子講的故事,鍾離春問道。
“大王對我的話,可以說是心服口服。”
“既然大王對您心服口服,那麼您為什麼還要離開呢?”
“唉,心服口服有什麼用,得按我講的道理去做呀。知道道理而不去做,那麼道理也只是擺設……道理是擺設,那麼我的人也是一個擺設了,留在那兒也沒什麼用,只好到別的地方去了……”
“孟老夫子,這就是您的不對了……”正在去臨淄的路上,看到位賢者急於讓其幫忙的鐘離春出言責備孟子。
“噢?我的不對?你說說?”孟子心想,這麼大年紀了,能說我不對的人還真不多。
“臣事君須以忠,既然您認為您的想法是對的,並且您的想法已經得到了國君的贊同,那麼您就應該想盡辦法,讓國君按照您的想法去做。如果僅僅因為國君現在還沒有按照您的想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