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是為了慶祝中國申奧成功,同時也是亞太之星勳爵冊封大典,東羅馬帝國拜占庭王室現任領袖亨利王子伉儷來到這裡,以隆重的古羅馬禮儀冊封鄭明明等人為亞太之星勳爵,作為其中惟一的企業家、惟一的女性,鄭明明得到這個獎是無比榮耀,也是理所應當的。這個獎是為了獎勵她為美容事業做出的巨大貢獻,和對美無私的傳播。從300美元奮鬥到今日的地位,鄭明明依舊還是那麼年輕,那麼美麗,正如她旗下的化妝品一樣,但是誰知道她背後的辛酸和艱辛…… 叛逆的女兒 20世紀30年代末期,鄭明明出生在印尼一個華僑家庭,父親早年曾就讀於上海交通大學,通曉幾國語言,1930年,被派往中國駐印尼的領事館做事。後來在印尼有了她。 在印尼的華人圈子裡,鄭明明的父親很有名望,優裕的環境培養出鄭明明一身優雅的氣質,更培養了她勤于思索的習慣。 很小的時候,鄭明明就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對美的事物很敏感。當她在街上看到印尼傳統服裝——紗籠布上那精美的手繪圖案時,她被藝術的無窮魔力深深吸引住了,更被那些給生活帶來美麗的手工藝人的精湛技藝所感動,從此便萌發了從事“美的事業”的念頭。 鄭明明讀小學時,當外交官的父親特地將香港作家依達的小說《蒙妮坦日記》推薦給她,這是依達的成名作品,描寫一個叫“蒙妮坦”的女孩子經過了愛情、事業的挫折之後,最終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做父親的希望,自己的女兒也能成為一個這樣的人。 不久,父親送鄭明明去香港讀中學。但中學還未畢業,鄭明###底已萌發日後夢想的初芽——她想去日本學美容美髮,她想用自己的雙手把別人打扮得更加美麗。或許在今天,這種選擇無可厚非,但在當時,卻是驚世駭俗。按照父親原先的想法,是想讓女兒進入美國的高等學府,培養成“上等人”,將來做醫生、律師,或者成為鋼琴家、歌唱家。但鄭明明卻選擇了理髮這種“下三流”的職業,父親為之勃然大怒,認為這樣是丟自己的臉,但早已萌動的“叛逆之心”,驅使鄭明明義無反顧地放棄了深造的機會,橫渡東瀛,在日本著名的山野愛子學校開始了美容美髮啟蒙學習。 離開香港的時候,因為是瞞著父親出行,鄭明明身上只有300美元,從前不知人間疾苦的大小姐,現在要學會精打細算過日子。這300美元,要交生活費、學費、住宿費,剩下來的也就沒多少錢了。同學們都是一些來自東南亞的富家小姐,把學這個當作消遣,整天爭奇鬥豔,比誰的衣服漂亮,誰的頭髮好看,但是鄭明明沒有這個權利。她只靠打零工來維持自己的衣食住行,生存都有問題,更別說去買一些奢侈品了。 寒冷的冬天,大家都穿上各式各樣的皮衣,鄭明明卻只有一件破舊的黑大衣。她穿著這件惟一禦寒的大衣從住處乘地鐵去學校,到了校門,趕快把大衣脫下疊好,生怕穿舊了再沒錢添第二件。儘管物質上是如此的貧乏和拮据,鄭明明卻並不以此為苦,因為自始至終,支撐她的是一個未來的創業理想——學好手藝,回到香港,開一家自己的美容院。 可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如何將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和技藝運用到實踐中,而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學好美髮技術。為此,鄭明明在課餘時間到一家美髮廳打工。每天她一到店裡,就把理髮、燙髮用具分門別類整齊地放在大托盤裡,師傅剛說“紅的夾子”,話音未落,她已手腳麻利地遞了過去,連眼睛都不朝托盤看一眼,沒過多久,師傅們都知道了鄭明明的“大名”,大家都對她驚歎不已。 打工期間,鄭明明一邊細心觀察每個師傅的技術、顧客喜歡的各種髮型、店裡的管理等,一邊在心裡設計和完善自己未來的美容美髮店的藍圖。雖然邊上學邊打工的日子很緊張,但卻很充實。 兩年後,鄭明明從日本山野愛子學校畢業。老師們非常滿意這個優等生,尤其對她的執著和勤奮讚不絕口,她們斷言:“明明今後肯定大有作為!”。 從實業家到教育家 1964年,鄭明明回到了香港,她先在一家美容美髮店打工。日本學到的技藝在這裡發揮了大作用,顧客們都滿意鄭明明做出來的髮型,每次都點名讓她來做,做出來的髮型新穎獨特,很合顧客口味,大量的回頭客讓老闆喜笑顏開,對這個新來的工人十分滿意。 隨著自己手藝的成熟,鄭明明在慢慢地為自己的夢想做好準備。1966年,鄭明明和朋友在尖沙咀合夥成立了“蒙妮坦美髮美容學院”,名字是鄭明明取的,是為了紀念那本影響了她一生的書——《蒙妮坦日記》,紀念那個為了夢想而不怕挫折的女孩子。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