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菸的話,這本書的任務就非常簡單了:把你從一個普通的非吸菸者變成一個快樂的非吸菸者。
我的方法與普通的戒菸法原理正好相反。普通的方法是把戒菸的所有壞處列出來,然後告訴自己:“如果我能忍受足夠長的時間,煙癮就會最終消退。然後我就可以重新享受生活,不再做煙癮的奴隸。”
這的確是通常的邏輯,許多吸菸者每天都在用類似的方法嘗試戒菸。不過,這樣的方法很難成功,原因如下:
1。停止吸菸並不是最重要的。每次你熄滅一支菸的時候,都算是停止了吸菸。或許你某一天會有充足的理由告訴自己“我不想再吸菸了”——所有吸菸者都曾這樣告訴過自己,而且很多人的理由都比你更充足。問題在於第二天,第十天,第一萬天,當你的理由不是那麼充足時,如果手邊碰巧有一支菸,你就會突然恢復之前的狀態。
2。有關健康的擔憂並無益處。我們的理性思維會說:“不要再這樣下去了。你是個笨蛋。”但是事實上,擔憂並不會幫我們戒菸,反而會使戒菸變得更難。很多人吸菸的原因是心情緊張。對吸菸者解釋吸菸的危害,會讓他們心情緊張,結果更加加重他們的煙癮。倫敦皇家馬斯登醫院是全英國最先進的癌症治療中心,院門前的菸頭比任何一家別的英國醫院都多。
3。除此之外,強調因吸菸的危害而戒菸,還有兩重負面效應。首先,這樣會製造一種感覺,戒菸似乎成了一種犧牲。你會覺得,只是為了擺脫這些危害,你才不得不犧牲吸菸的權利。其次,這樣還會製造一種障礙,讓我們無法理解停止吸菸的真正原因。最恰當的問題應該是:“我們為什麼想要吸菸,或者需要吸菸?”
輕鬆戒菸法的過程可以簡單概括為:首先忘記原本的戒菸理由,然後再這樣問自己:
1。吸菸究竟有什麼用?
2。我真的在享受嗎?
3。我真的必須為了把菸捲叼在嘴裡、讓自己窒息而付錢嗎?
事實真相是,吸菸一點用也沒有。這句話絕不是說,吸菸的負面效應比正面效應要大;所有吸菸者都明白這一點。我的意思是,吸菸根本就沒有正面效應。過去,吸菸還可算是高人一等的地位象徵,而在今天,就連吸菸者自己也承認,吸菸是一種反社會的行為。
絕大多數吸菸者在吸菸時都會進行理性思考,但他們所謂的理性其實是錯覺和幻想的結合。
我們必須消滅這些錯覺和幻想。你會意識到,你其實並不需要放棄什麼,因為根本沒有什麼可放棄的。戒菸不僅沒有任何負面效應,而且有多方面的正面效應,健康只不過是其中之一。當所有的恐懼和錯覺悄然消失時,當你意識到生活不會因缺少了香菸而變得更糟糕時,當你不再有任何失落感時,再回過頭來考慮健康問題——以及其他傳統的戒菸理由。只有這樣,這些理由才會成為你的動力,推動你去追求真心想要的東西——自由快樂的生活。
第3章 為什麼戒菸如此之難?
我已經解釋過,之所以我會對戒菸發生興趣,是因為我自己就曾是個煙鬼。我最終戒菸成功的時候,感覺相當神奇。之前我每次嘗試戒菸,總是會導致長時間的抑鬱,就算偶爾心情能輕鬆一下,第二天又會消沉下去。那種感覺就像是掉進了一個四壁光滑的坑,拼命想爬出來,卻總是在看見陽光的那一刻滑回坑底。最終你會選擇投降,點起一支菸卷,儘管你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
在診所時,我每次都會問來求助的吸菸者:“你願意戒菸嗎?”這似乎是個愚蠢的問題。所有吸菸者都願意戒菸。如果你問一個煙癮嚴重的人:“假如你可以回到染上煙癮之前的時候,你還會開始吸菸嗎?”他的回答必然是:“絕對不會!”
問一個煙癮十分嚴重,不相信吸菸會損害健康,不在乎其社會影響,而且完全買得起煙的人——這樣的人並不多——“你鼓勵你的孩子吸菸嗎?”回答同樣是:“絕對不會!”
所有吸菸者都知道,吸菸並不是一件好事。最初我們的想法總是“我遲早會戒菸的,不過不是今天,等到明天再說。”最終,我們會在失望中懷疑自己的意志力,或是相信我們的生活離不開香菸。
我已經說過,問題不在於解釋戒菸為什麼很容易,而在於解釋戒菸的困難。事實上,真正的問題在於解釋人們為什麼要吸菸,為什麼在英國,最多時居然有60%的人口吸菸。
“我一直以為,一旦戒菸的話,我就不會像原來一樣快樂和自信。你的書讓我發現,戒菸之後,我會變得更快樂,更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