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力先轉移到狙擊連的訓練上。
我對狙擊連的 第 379 章 思廣益的方法還真能起到作用,原因來自兩方面:
一個是我們可以算是白手起家,所以根本就沒有經驗可以借鑑,所以有些東西就算我和參謀都不知道對或不對,或者在戰場上能不能發揮作用。這也就意味著我們必須得在演習中一邊演練一邊摸索,當然也就需要徵集戰士們共同的意見。
另一個吧……說完全沒有經驗也不對,因為我們這狙擊連招的都是40師的老兵,全都是上戰場打過仗而且還都是神槍手,他們雖說都沒有“狙擊手”這個慨念,但實際上各自在戰場上都總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這是戰場的共性,想要在戰場那種地方生存下來,就必須拼了命的學習、總結,否則他們根本就沒法站在這裡組成這支部隊。
於是訓練很快就轉變成了對抗演練、經驗總結、經驗驗證等一系列的程式……簡單的說,也就是在對抗演練中發現問題,然後解決問題,解決問題之後為了保證其能適用於戰場還必須反覆驗證幾次……
話說這本來是我覺得最困難的階段……原因是我和參謀們嚴格來說都沒有“狙擊手”的經驗,我雖然有些實戰經驗,但真要說起來還是屬於那種非正式編制也就是非專業的狙擊手。那現在想要訓練出專業的狙擊手自然是兩眼一摸黑了。
不過現在卻有了點眉目,原因是做為現代人的我知道專業狙擊手要完成的任務,這也就為組建狙擊連提供了一個大的方向,在這個方向之下在配合著戰士們的對抗演練並集中了戰士們的戰鬥經驗……於是整支部隊的訓練很快就走上了正軌。
這其中戰士們提出來的建議和解決方法還屢屢讓我感到吃驚……
比如對於與越軍小分隊接敵上,有些戰士就提出了這樣的方案:
首先目的當然是與敵人脫離接觸……用狙擊手近距離的與敵人普通步兵接戰那是相當吃虧的,不僅火力比不上敵人,也無法發揮狙擊槍遠距離狙殺的優勢,所以狙擊小組在面對越軍小分隊的迫近的時候,首先該想到的是撤退,而不是將敵人擊退。
於是戰士們經過演練總結出這樣的步驟:最先發揮作用的應該是手持衝鋒槍的觀察員,衝鋒槍朝敵人打出一排子彈可以起到攔阻作用,與此同時狙擊手先後丟擲一枚煙霧彈及一枚手榴彈,目的是為了干擾敵人的視線,然後在煙霧擴散之前,狙擊手打掉敵人兩到三個重要目標後就迅速撤退,萬一在撤退中不得不分散,就到下一個集結點集中會合。
對於一些特殊地形的撤退,有些戰士就提出用逃生索的撤離戰場的方法……這個方法的確很適用,因為在越南有許多高地都是十分陡峭的,那如果能帶著逃生索爬上這種高地,然後在進入狙擊陣地時就事先佈置好逃生索……擊殺目標之後只要跑到逃生索處抓著繩索往下一跳……沒有再比這個更快捷更方便的了。
很顯然,這些具體的戰術方法並不是我和參謀們在辦公室裡就能想得到的……同時我也敏感的意識到,這些方法在特工連那也許也適用。
其實,確切的說狙擊手與特種兵之間的界限本來就比較模糊,甚至特種兵中就有狙擊手,而專業狙擊手本來也就可以稱作是一種要完成特殊任務的特種兵,所以兩者有些戰術方法會相通也就不足為奇了。
然後在對狙擊手的偽裝訓練時就出現困難了……這並不是說戰士們不會偽裝,狙擊連的戰士們大多都是從戰場上下來的,在偽裝上自然都有兩手。
只是我卻覺得這還遠遠不夠,原因是戰士們的這些偽裝相對都比較簡單,大多都是用一些樹枝或是滕條什麼的綁在身上然後往上插著樹枝、樹葉什麼的……首先這樣的偽裝過於麻煩耗時多,其次就是不牢固,跑起來動作太大的話那偽裝就一路往下掉……
於是我就在想……有沒有一種服裝能讓戰士們又快又好的進行偽裝的……下一秒我就想到了那個剛剛吵過架的李麗……(未完待續。。)
正文 第 380 章 吉利服
想起了李麗就不由讓我大感頭疼,原因是我幾天前才剛剛她吵過架,而且似乎還很不給她面子,現在卻又有事求她。レ&;spades;レ
但不求她似乎又不行,她是武器專家不是?最重要的還是從美國來的,那對於狙擊手用的服裝或是偽裝之類的應該有所瞭解,所以換個其它人也許還真不行……
最後思慮再三,為了能讓我手中的這隻狙擊部隊能夠達到另一個高度……就只得硬著頭皮去換李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