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車,還包括鐵路周邊地區的地方行政權、勘探權、治安權、收稅權、駐軍權等一系列權利,鐵路成為各國侵略中國的有力工具。
蘇俄扣下這些組織後,中蘇雙方產生眾多糾紛,最終導致中東路戰爭,東北軍慘敗,後雙方簽署伯力協定,蘇俄透過這個協定將原來的幾乎所有權力全部收回。
九一八事變後,蘇俄在1935年與日本和偽滿洲國簽訂協議,將中東路以一億四千萬日元的價格賣給了滿洲國。
斯大林這次來德黑蘭也打定主意,蘇俄的底線便是**立,收回北方四島和薩哈林島南部,至於東北,這是個很好的籌碼。
羅斯福默默點下頭,心裡有些底了,這次會上,中蘇將在東北和蒙古問題產生激烈衝突,不過,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最主要的是英蘇在第二戰場上的爭奪。
“我注意到開羅宣揚中,同意間臺灣澎湖琉球等地交還中國,東北也將回歸中國,我們支援這個宣揚。”斯大林心裡也同樣有底了,在開羅,中國肯定提出了一些美國沒有通報的情況,這個情況肯定與蘇俄的利益有關,所以他試探的問道:“不過,總統先生,您對戰後遠東有些什麼想法呢?”
羅斯福微微一笑,將菸嘴拿下來,眯著眼慢吞吞的說:“我認為,戰後遠東的和平應該是建立盟國之間的相互合作和團結之上,在戰後對日駐軍上,蔣介石將軍有個建議,中美英蘇四國各佔一個島,美國負責佔領本州,中國負責九州,英國負責四國,貴國負責北海道和北方四島,您對這個建議有什麼想法?”
斯大林一愣,這個內容他還是第一次首次聽說,在美國通報的開羅會議內容中沒有。他迅速思索羅斯福此話的含義。
呼喚月票支援
呼喚月票支援
第三部 血火抗戰 第十章 狂瀾 第一節 德黑蘭(六)
第三部 血火抗戰 第十章 狂瀾 第一節 德黑蘭(六)
斯大林抽了兩口菸斗,靠在椅子上,他沒有直接回答而是鄭重的望著羅斯福:“我希望的是我們四大國之間能坦誠相見,如果不能的話,不但要影響這場戰爭,也會影響戰後的和平。”
羅斯福知道這是斯大林在表示不滿,沒有向他通報這個情況,他沒有聲辯而是贊同的點點頭:“您說得很對,我們這一代人不但要消滅法西斯主義和軍國主義,也要建立起互信,以便將來我們這些人不在了後,我們之間的信任也能傳承下去。”
“對,這才是最重要的。”斯大林握著菸斗的手重重的揮動下,他的動作幅度不大,卻給人很有力的感覺:“蘇聯支援開羅宣言中關於殖民地半殖民地民眾獨立的決議,我們認為蒙古也應該實行民族自決。”
斯大林非常敏銳,立刻察覺,如果遠東會出現什麼問題,最可能的便是蒙古,中國中央政府從未承認**立,他們很可能借這次機會,要求蘇俄從蒙古撤軍,重新恢復對蒙古的統治。想到這裡,斯大林心裡忍不住湧起股怒氣。蘇聯在反對軸心國的戰爭中承擔了主要作戰,付出了重大犧牲,中國只取得了一點點成績,便要向強大的蘇聯挑戰?
羅斯福大有深意的笑笑:“蒙古的問題您可以與蔣介石將軍商議,您對駐軍日本有什麼建議?”
羅斯福迴避了蒙古問題,更讓斯大林明白中國的企圖,他輕輕一笑:“我,同意蔣介石將軍的意見,俄國在日本沒有特殊利益。”
斯大林走後,羅斯福的眉頭皺起來了,霍普金斯送走斯大林後,回來坐在斯大林的位置上,羅斯福這時才開口:“哈里,蔣介石將軍已經到了吧。”
“是的,已經住進我們為他準備的房間。”霍普金斯答道:“總統,您認為丘吉爾會轉變想法嗎?”
“必須轉變,”羅斯福淡淡的說:“庫爾斯克戰役後,俄國展現出強大的力量,如果再有兩三個這樣的戰役,或許就不需要第二戰場了,哈里,你去和他談談,就說不能再猶豫了。”
霍普金斯對丘吉爾堅持在巴爾幹登陸非常不解,也非常反感,美軍參謀長馬歇爾將軍(此時尚沒有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一職)直接斥之異想天開,艾森豪威爾更是堅決反對將盟軍投入到巴爾幹的崇山峻嶺中。
但在這個爭論中,羅斯福一直沒表態,今天是他首次表明態度,這讓霍普金斯非常高興,他清楚,如果羅斯福表態了,丘吉爾一定讓步。丘吉爾就像會哭的孩子,在羅斯福沒下決心時,可以鬧鬧,可一旦羅斯福下決心,丘吉爾便會聰明的很快跟上。
“然後你再去見見蔣介石將軍,告訴他,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