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86部分

會很快得到訊息,情報員不管給誰,勢必得罪另一邊,莊繼華就不可能再與兩大情報機關都保持友好。御下之道就是不能讓下面的人團結起來,必須防止出現另一個領袖。

等徐恩增和王小山離開後,白崇禧才嘆口氣:“委員長,華北和淞滬是不是要重新部署?”

蔣介石想了想說:“淞滬就不用了,那裡基本是盤明棋,幾個要點敵我都明白,華北要作出調整,還好取消保定作戰還只有我們三個知道,就不用再開會討論了,你們直接給程潛下命令。山西作戰要調整,閻錫山有些地方是打了埋伏的,讓他自行調整,、能調給他的兵力也已經調給他了。命令鄧晉康,取消休整,立刻入晉。”

“是。”何應欽和白崇禧同時站起來,蔣介石最後這道命令是個最大的調整,山西戰場中央本身也管不了多少,只有衛立煌和鄧錫侯入晉後,中央才有資格發號施令。蔣介石的一句閻錫山打了埋伏,就已經說明一切。

何應欽和白崇禧走後半個小時,德國大使陶德曼的車才在美廬門前停下,蔣介石宋美齡夫婦從屋裡迎出來,陶德曼有些高大的身軀面前,蔣介石顯得有些矮小,他故意站在高處與陶德曼握手。

“委員長先生,您向我國元首提出的要求,元首經過慎重考慮後,認為目前雖然時機還不太成熟,不過他認為可以嘗試接觸一下,我想先問一下,您的條件有哪些?”陶德曼是典型的日耳曼作風,剛在客廳坐下直奔主題。

“我本人和我國國民都非常感謝希特勒元首的援手,”蔣介石字斟字酌的說,宋美齡在一旁充當翻譯:“我國的條件很簡單,不賠款,態勢恢復到盧溝橋事變以前。”

第五節 調整(三)

介石這個條件與公開宣佈的條件相比少了撤換官員和'+T德曼沒有答話,灰色的眼睛透過鏡框冷靜的看著蔣介石,蔣介石的讓步很少,在東京狄克遜也在試探日本人的條件,不過以他的外交經驗,日本人提出的條件肯定不會低。

調停是個技術活,調停最主要的問題是時機,必須是在雙方都不願再打下去,至少要有一邊不想打下去了,調停國才能出面調停,否則調停國會顏面大掃。

中日戰爭讓德國陷入尷尬的境地,中國和日本是德國在東方最重要盟友,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戰爭潛力驚人;日本有強大的海軍,這是元首最看重的,但日本是島國,資源匱乏,無法進行長期戰爭,而且日本在歐戰期間趁火打劫,先是破壞了中德兩國協商歸還青島,然後又直接出兵,奪走了德國在遠東的重要基地青島,這個事件在德國外交界留下深刻記憶,德國外交界普遍對日本沒有好感,但德**界,特別是海軍,認為德國海軍力量不足以與英美抗衡,而日本有強大的海軍,可以牽制英美的海軍力量。這兩股力量在希特勒面前爭奪,而希特勒暫時還不願在中日之間作出選擇,其實最主要的還是難以取捨。

“大使先生,我不可能作出更多的讓步,”蔣介石從陶德曼的眼光中感覺到一些東西,便解釋道:“中國目前的情況您也知道,民情洶湧,如果我作出過多的讓步,國民政府將會倒臺,我本人也必須下臺,最後得利的將是蘇俄和**。”

對最後這點,陶德曼表示同意,這幾個月他目睹了中國目前遍及社會各階層的抗戰風潮,任何政治家都不可能對這種風潮熟視無睹。蔣介石若真的以很高的代價求得和平,就像魏瑪共和國那樣,他也只能倒臺。此外如果調停失敗,戰爭繼續下去,中國政府為了抵抗日本勢必向全世界求助,誰能給他幫助,他就會傾向誰。蘇俄勢必非常高興承擔起這個角色,一方面可以藉機逼南京在**問題上讓步,另一方面促使中國打下去,拖住日本,他放心對付來自歐洲的威脅。

“我明白,我會向元首報告貴國的態度,”陶德曼心裡清楚此刻恐怕不是出面調停的好時機,隨後他又說:“委員長閣下,對於貴國的處境我個人深表同情,我非常欽佩貴**民表現出的勇氣和決心,法肯豪森將軍曾經說過,中國士兵是世界上最優秀計程車兵之一,上海的戰事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我和我國人民將記住在我們困難時刻幫助過我們的人。”蔣介石的聲音很平靜,他心中卻有些失望,陶德曼的態度顯然說明德國對調停並不是很熱心,至少現在不是很熱心。

“吱”敞篷轎車帶著長長的剎車聲在作戰室門前停下,看到高志航從車內出來,幾個窗前的飛行員又掉頭回到床鋪上,他們今天在天上廝殺一天,已經非常疲憊,沒有心情再去關心其他事,有作戰任務,高司令自然會叫他們的,果然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