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了他前進的準確方向就繼續向前躍去。另一位族人距智力有七八米遠,他們三者在一條直線上,剛才救助那位族人時縮短了三米,剩下的四米多在智力的一躍一翻滾在借力匍匐前衝中征服了最後的一米,然後兩人並排著向草原上快速匍匐過去,他們現在也聽到了耳邊傳來的轟隆聲音,在海邊多次捕魚的他們並不陌生這是什麼。
張凡虎給自己留下的任務在有望遠鏡做風沙鏡幫助的情況下難度也不小,他右邊的兩個族人離他太遠了,一個離他雖然只有五米,但另一個卻十餘米之外了。最重要的是那位族人靠海很近,而且這兩位族人的方向不一樣,如果張凡虎在先解救離他五米之外族人再折回來就那位靠海的族人,那麼經過的距離就超過了二十米!
這是一項艱鉅的任務,以族人們在沙塵暴中突然被巨浪吞噬,那麼他們的結局是必死無疑,不會有影視、小說中的主人翁被海浪捲走再送到一個什麼美麗海島的沙灘上而不是觸礁沉沒,也不是被兇猛的海魚吃掉,更不是被直接淹死,而是淹得半死之後最後再遇到一個用人工呼吸解救他的美麗姑娘,之後的事情就不言而喻了,小學生都能猜到結果。
但是這些純粹是扯淡,大海就是一個自私的魔鬼,捲走的事物即使要歸還也是改變了原樣,不會是“原封不動”的:捲走木船,送回斷板;沉沒巨輪,送回游泳圈;捲走人,送回骨,甚至大多數時候是屍骨無存。
沒有時間多想,張凡虎毫不猶豫地衝向那位離海最近、離他最遠的距離的族人。這樣雖然讓他與那位離他五米的那位族人兩者的危險係數都上升了,但是卻緩解了另一位族人的危險。他不會放棄任何一人,即使這樣對他很危險,但他這樣做其實已經習慣了,而且每次最後都是他解救戰友勝利,所以他才會退役,現在出現在史前世界,他已把族人們都當成了不可拋棄的生死戰友。
張凡虎不是莽夫,他有他瞬間做出的最正確成功率最高的計劃。他與海邊的族人的最短直線距離是十六米左右,但是他沒有直接沿著這條最短距離路線過去,而是直接向著海邊直面迎著沙暴衝過去。
只見張凡虎雙腿彎曲、蜷腰收腹、抬頭擺臀、雙手撐地,儼然是一個史前先輩的前進方式。沒錯,就是像猿人一樣四肢著地向前跑,又或者是與現在的大猩猩一樣前衝。他雙腿爆發出巨大的力量,雙手、腰部等靈活地輔助,全身上下一起用力帶動著身體就像一頭狼一樣衝進了沙暴之中。他的速度極快,迎著風沙就像逆流而上的魚,雖然有點困難,但是對他影響不大,他五秒之內就衝了二十米遠——衝過頭啦!
張凡虎可不會在大家生命都漂浮不定的時候犯迷糊,他的是“迂迴戰術”。
首先張凡虎是俯身四肢著地直接迎著風向海邊跑去,他這樣受的風力劃過他面板就像流水劃過魚的鱗片一樣,要比直立身體跑去的阻力要小得多,速度也絕對要快很多,而且在這種視野模糊的沙暴中方向也不容易出錯,是在這種情況下短距衝刺的首選。同理,張凡虎直接衝過與族人的平行距離落在他斜下方也是這個道理,如果他直接走最短直線就是身體側面對著風暴,受力面大,而他這樣不僅受力小,而且吧受的阻力變成了助力,風暴斜推著向族人靠過去。
“啪!”張凡虎一掌擊在族人的赤腳底板上,族人剛想抬起頭又被衝到他身邊的張凡虎一把摁住頭,然後他耳邊就響起了一聲炸雷:“快跑!”這是漢語,而且是以前訓練時經常聽到的詞彙,於是這位族人條件反射般地就想起身,但是頭部被摁住無法起身,用眼睛斜瞄到他們神人的姿勢瞬間明白過來,這是小孩子時期機會人人都玩過的,於是也迅速衝向草原。
沙灘上沒有礁石做阻擋,大浪就像一個強壯的猛獸衝上了少女一般柔弱的沙灘,它貪婪地舔舐著張凡虎兩人的腳背,然後一邊撫摸一邊向上爬升。潮水帶給族人的感覺就是一件最好的速度催化劑,雖然他的速度當然比不上經過訓練的張凡虎,但是連滾帶爬也相當快。張凡虎轉變方向,斜著向上衝向那位最初離他只有五米的族人。
智力三人出發時間比張凡虎他們早幾秒,而且距離近十米左右,但是前進方式不對,用的是匍匐前進;張凡虎三人雖然距離遠,起步也晚,但是張凡虎的速度夠快,在智力與最後一位族人並排向草原上跑去的時候他就到了海邊的那位族人身邊,所以最後六人幾乎是在同一條線上到草原上,而海嘯也淹沒了過來。
這其實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海嘯,如果是浪高數米的大海嘯張凡虎他們在這種沒有礁石、椰樹又在沙塵暴中,即使是採取任何方式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