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心中暗笑。
但王旭這話一出,王諺卻突然哈哈大笑起來。“我還以為旭兒是什麼意思呢,原來是說這個啊!”
說著,王諺又壓低了聲音道:“因為旭兒年齡尚小,所以為父從來沒有對你說過。其實,這天下計程車族門閥又有誰手中沒有護衛呢?我們王家現在雖然已經無人在朝中任職,但我們在士人之中仍然有影響力,而且還是豪富之家。光武中興以來士族不但擁有大量的田地,而且多有經商者,隨著產業越大,安全自然就成了一個問題。我們王家世代官宦,護衛一類自然也就不可缺少了。”
聽父親這麼一說,王旭才突然想起,漢朝文帝以後還是鼓勵商業的,那個時候士族也有很多經商的,絲綢之路不就是漢朝興起的嗎?忍不住拍了拍自己的腦袋。唉!倒真的是自己糊塗了,還想著古時候重農抑商,忘了有些朝代政策也是很開明的。既然有錢了,在漢末這種門閥士族觀念極強的時期當然就會有私兵,也就是所謂的護衛。自己也是一時糊塗了,像曹操起兵的時候,夏侯兄弟不就是帶了一兩千人來投靠的嗎?
“那不知道父親手中有多少護衛?”
王諺看了看自己這個少年老成的兒子,不由笑了笑。“我手中有五百精銳護衛,你伯父有三百多人,你叔父也有兩百多人。至於其它旁系親戚我也說不準,有的多,有的少,有的沒有!不過為父是最多的。”
說到這裡王諺又略有些自傲地說道:“因為你的祖父不允許你伯父和我從政,為父又是庶出,分家產的時候按照慣例本是比較少的。但為父一直經商,經過多年的苦心經營,我們這一房可是整個王家最富有的。”
“呃……”實事求是地說,王旭以前還真不知道父親究竟在忙些什麼,也從來沒有人對他說過。平日裡錦衣玉食,大家都是少主,少主的稱呼他,他也沒心思去搞明白,只是做著自己的事情。
想不到竟然是這樣,只不過看自己父親一副儒雅的樣子,怎麼也無法和他想象中古時候那種滿臉流油的商人形象聯絡起來。不過有錢總是好事,最關鍵的是要自己有錢。
“父親,您所說的精銳,那一定是真正的精銳!既然有五百人,那麼守護家裡老小倒是夠了。但是,孩兒卻還有個想法!”
“你儘管說!”
王旭也不客氣,當即說道:“孩兒年齡雖小,但卻有報國之心。然而如若要等到將來舉孝廉,那必須20歲成年以後了,就算情況特殊也要17、8歲才行。但時間不等人,大亂將至,孩兒希望父親能供養一支部隊,以供孩兒將來協助朝廷平亂之用。只要有功,孩兒就可免去舉孝廉一途,提前為官!”
王諺一聽,頓時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的望著王旭。“旭兒,你才13歲啊?如此年紀就欲上戰場?”
說完,立刻就連連搖頭道:“不可,不可,為父豈能拿你的xing命開玩笑。”
王旭一早就知道他肯定會反對,所以略微組織了一下言語,開始發揮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
“父親,何為年少?戰國時期,秦國甘羅年方十二歲就可以做呂不韋的才客,後來更成為使臣出使趙國,因功而被秦王封為上卿!還有,霍去病十多歲時就已經隨大將軍征討塞外,建立了赫赫功勳。古今英雄,年少者那麼多,我又如何不能呢?況且孩兒的武藝父親是知道的,如果擁有這樣的本領,我還懼怕的話,那麼我也就不可能有什麼出息了。”
說完這些話,王旭看了看逐漸沉默下來的父親,腦袋裡不自然地想起了一首以前非常喜歡的歌,不由緩緩吟唱起來。
“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將醉;吾將醉兮,發狂吟……”
第十九章 訓練私兵(上)
雖然現在的王旭才13歲,聲音並沒有成熟,或許無法唱出那種大氣磅礴的氣勢來。但豪邁的曲調和熱血的歌詞卻用稚嫩的童音來唱,那種感覺更是震撼xing的。
聽到年幼兒子竟有如此胸懷,王諺那深埋在心中的熱血也在逐漸沸騰。隨著王旭的歌聲,他激動得眼睛大睜。一曲唱完的時候,猛地站了起來。朗聲讚道:“好詞,好曲!好氣魄啊!”
說完,雙眼緊緊的盯著王旭,深吸了口氣,欣慰地點點頭。“既然你有這樣的雄心壯志,為父也不再婦人之仁,勢必全力支援你。說吧,你需要多少士卒?”
看到父親終於同意,王旭心裡總算鬆了口氣。略為盤算一番後,迅速張口問道:“不知道在不影響家裡生活的情況下,能不能承擔三千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