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0部分

d。s。a當然不會坐以待斃。同樣由一艘巡洋艦率領的驅逐艦隊離開了亞述行星的同步軌道,而在地球,兩艘最新服役的驅逐艦也上了彈射器的加速平臺,準備對亞述蟲洞附近的北約商船展開報復,同時也搜尋對方的獵殺分隊。

第三天,正好是太陽黑子爆發的日子。在太陽射線的掩護下,一大票的太空圈貨船開始密集的出港,在這些貨船的掩護下,日冕級主力艦耀斑號秘密的停靠在l5的重型質量加速器的磁場軌道上,工作船開始一層一層的開始灌注緩衝膠體。

就在同一天,在月球軌道上,一艘從月球背面飛出的北約主力艦沿著月球的自轉方向進入環地軌道,它出了月球引力場之後就開啟了光學迷彩,沿著天球極頂軌道奔向l3,剛剛落成的l3加速器,將執行第一次任務,將新服役的災難級主力艦“末日”號送往亞述!

同樣的,在l4的夸父“超級質量加速器”上,剛剛完成大修升級的神話級殲星艦首艦“天狼星”也正整裝待發,航向亞述!

第188章訓練

如果有人說,上合的殲星艦其實不是軍艦,估計會有不少人將他視作神經病。作為人類首型公里級別的龐然大物,還有威力巨大到爆表的主炮,誰要是說這東西不是軍艦,估計就跟說美國愛好和平一樣扯淡。

但是,這個巨無霸在一開始立項並開始建造的時候,真的不是按照軍艦來造的,就像它艦首的重粒子熱熔炮最開始就是為了擊碎流星一樣,它本身的大部分功能,都是對小行星來設計的,只不過這些裝備同樣對戰爭有效而已。

說起來好像讓人發笑或者感覺智商遭受了侮辱,上合的這十二艘大傢伙,其實早就把自己的建造費用給賺回來,而且創造了不少利潤了。或者說,按照它們在小行星帶的工程量來說,這些船真的是工程船,還是很賺錢的那種。

說白了,111工程在上馬的時候,並不是單純的打算建造一艘宇宙時代的,符合大艦巨炮主義的“宇宙時代的無畏艦”。從殲星艦的整體構造和功能上,它更像是一艘移動的,覆蓋著厚重的裝甲和擁有超強火力的船塢或者小型基地。

在地球上服役的軍艦中,搭載戰鬥艇和ufp是很平常的事情,但是搭載加速器用來發射小型宇宙標準貨櫃和可供小型軍艦進行停泊檢修,可就是獨一份了。

在太空上,進行遠行的軍艦基本上和太空殖民衛星或者地球的聯絡都是單向的。也就是在太空航行中,除非這些艦船打算返航,它們就只能單純的接收從地月系加速過來的標準貨櫃,而且這還需要那種帶有自主動力系統,能夠在加速後,即將到達目標很遠之前就進行減速制動的那種專用貨櫃。將工質使用在這上面,毫無疑問的是一種巨大的成本負擔。

但是殲星艦就不一樣了,它和地月系之間的聯絡是雙向的。它本身的前主炮——重離子熱熔炮的加速軌道可以進行徑向展開,形成一個足夠長(這裡的足夠長是指小型標準貨櫃,運人是遠遠不夠的)的加速通道,能夠將不少的貨物之類的送回地球。而從地球上發出的標準貨櫃也可以不必搭載制動發動機,也不必搭載大量的工質。因為殲星艦的尾部等離子推進陣列牆可以在指向性磁場的控制下形成一個阻力很強的減速場,可以給貨櫃進行減速,如果貨櫃的初速太高,一次減速不行的話,還可以讓尾部減速場和貨櫃飛來方向成九十度,然後讓貨櫃透過調姿發動機進行多次減速。

不過上合將“天狼星”放到亞述去可不是為了當戰鬥前進基地,也不是用來碎星,而是著眼於另外一個事情。

現在往亞述來,都是要走太空圈或者北約的空港,這很麻煩。而且現在兩方劍拔弩張的,在亞述赤道上空的兩個空港又挨的這麼近,萬一有個麻煩怎麼辦。

所以,經過多方考慮之後,“天狼星”被派到這裡。

作為111工程的首艦,“天狼星”的服役時間已經有近40年,在很多的設計和模組上已經落後或者說不太適合現在的情況了。按照計劃,“天狼星”再過上個十年,估計就是一個太空紀念館或者軍轉民的用處,但是左想右想感覺實在是浪費,乾脆送到亞述來,不光能刷存在感,還能直接停在北極附近,變成一個極軌空間站。

而且,“天狼星”的艦載管制人格經過了兩次重大的技術升級,就算沒有人在上面,也能夠出色的完成一些日常的任務。最起碼,如果有人打算在趁著殲星艦在無人狀態的時候做些奇奇怪怪的是事情,戰艦的管制人格“天狼星”讓十二臺大型聚變爐直接爆發還是沒啥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