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部分

南亞最大的毒品集散地。

“金三角”的鴉片貿易在1960年以後進入“黃金時代”,它生產的各種毒品無聲無息地向西方各國和世界各地湧去,強烈地震撼著整個世界。目前,在這塊殺機四伏、神秘莫測的,“三不管”地帶,起主要作用的有三股力量:第一股力量是當地的山地民族,這是“金三角,,種植罌粟的主力。他們經濟落後,生活貧困,無文化教育可言。他們把鴉片當成醫治百病的靈丹妙藥,因此導致許多人(包括七八歲的兒童)吸食成癮。這也是”金三角“鴉片禁而不絕的一個重要原因。

第二股力量是國民黨軍隊殘部。

第三股力量是武裝販毒集團。自“金三角”鴉片貿易“興旺發達”以後,許多不法之徒看到其中大有油水,便紛紛成立走私武裝,大於毒品貿易,控制了毒品的收購、提煉和走私活動。

一般專家認為,“金三角”的罌粟種植面積達67000公頃,其中緬甸最大,達6 萬公頃左右,泰國和寮國備為3500公頃。一般年產鴉片1200噸左右,有的年份高達1000噸。緬甸鴉片種植多,自然產量就大,年產量在900—1200噸左右,寮國年產量為200—300噸,泰國產量相對不多,僅35噸左右。

在“金三角”地區,鴉片貿易是一樁公開的買賣。任何人都可以像購買其他日用品一樣在集市上買到鴉片。還有專門為痛君子們服務的各類煙館。例如在緬甸撣邦東部一些村鎮、集市南坎、八莫、木姐、姐高等地,都有這樣的鴉片零售店、煙館和煙攤。煙價一般大約為1200緬元一磯(當地的一種計量單位,每比大約等於1。5公斤),如按人民幣計算,大約為200元1公斤。

在“金三角”地區,當地居民消費的多是未經加工提煉的生鴉片,由於“近水樓臺”,許多人都吸食鴉片。據調查,在泰國北部的山地民族中,阿卡族約16。5%的男性有煙癮。其他山民吸食鴉片的比例分別為:苗族12。7%,瑤族10。2%,傈僳族5。1%,克倫族2。3%。

然而,“金三角”地區鴉片產量的絕大部分(約佔年產量的80%至90%)及其提煉後的產品——各種等級的嗎啡和海洛因等,被走私到整個東南亞以至世界上許多地區,主要是透過東南亞的重要港埠分別運往日本、馬來西亞和澳大利亞等國。至於轉口部分,則主要從曼谷、科倫坡、新加坡、香港和新德里等機場走私到歐美。

在60年代以前,從“金三角”走私出去的,大多數是未經提煉的生鴉片。此後,走私出去的主要是海洛因,因為從鴉片中提煉出的海洛因等毒品(大約每10噸鴉片可提煉1噸海洛因)既可吸食,又可作針劑注射,在西方國家十分暢銷;而且價格昂貴,體積輕微,便於攜帶,適於走私。每年由“金三角”生產出來的毒品中,有50—60噸海洛因,全部走私到東南亞和美國等各地。為了把毒品運出,販毒分子找了許多巧妙辦法,如藏在豆芽清洗機裡、塞在瓷塑像裡、密封在鍍錫鐵皮罐裡,上面還貼有荔枝罐頭的標籤,或者把毒品縫在出口的金魚肚子裡,還有的把毒品裝進避孕套,然後嚥到肚子裡,再飛往西方國家。

“金三角”的毒品買賣中心為緬甸的班羊鎮,毒梟們在這裡購買毒品後,利用騾馬馱運,經人煙稀少的邊沿山區運到緬甸邊境的勵罕。由班羊鎮到勐罕,徒步需20余天。沿途重巒疊嶂,虎豹出沒,土匪眾多。毒品走私者為防備猛獸吞噬和當地強人攔截及抗拒政府關卡武裝人員的圍捕,大都組織成煙幫結夥而行。

各煙幫配備武器。武器裝備的多寡、優劣,全視煙幫資本多少、組織大小而定。槍支大多為卡賓槍、衝鋒槍、來福槍、三八式、七九式、輕重機槍甚至小型迫擊炮。組織強大的煙幫,騾馬多達上千匹,人員二三百。最小的煙幫也有騾馬百餘匹,人槍二三十。鴉片運抵勐罕後,批發或分銷給來自泰國、越甫、寮國、柬埔寨,甚至馬來西亞和其他國家的毒品販子,轉運或輸出到東南亞其他國家和世界其他地區。

在“金三角”地區,販毒集團強迫當地山地民族賣出的鴉片價格,不過每公斤70—90美元,提煉為海洛因後,也不過每公斤800—100美元。但在曼谷黑市上,每公斤海洛因的價值1。5萬至2萬美元;而在西歐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其黑市批發價上漲為12萬美元;當海洛因在美國紐約時,黑市批發價又上升到20萬至22萬美元;但若拿到其他美國城市零售時,每公斤海洛因可價值230萬美元。為什麼會有這樣高的利潤呢?這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毒品販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