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他的老師羅明堅,是個有著大鼻子,藍眼睛的歐洲人,身上卻穿著正五品的大明官服。這毫無疑問的說明,他正是欽天監的主人,大明朝的欽天監正。讓一個‘西夷’、‘生蕃’擔任承擔觀察天象、頒佈立法的重要部門的負責人,這放在十幾年前,是誰也想不到的。然而事實上,西洋人把持兩京欽天監,已經有十多年的歷史了。
這一切,還得從當年的沙勿略神父說起,在沈默的庇護下,沙神父在嘉靖末年抵達了北京,並在隆慶初年見到了皇帝,進獻了各種西洋玩物。其中的西洋樂器和鐘錶,深得皇家喜愛。因為樂器和鐘錶都需要定期除錯,皇帝便給了他大明子民的身份,允許其在北京常住。
沙勿略精通漢語,對《四書》、《五經》等儒學經典的造詣,甚至超過了許多明朝官員,他也因此成為京城各種聚會的座上客,因此結識了很多高官名士,甚至於其中不少人相交莫逆。
博學多才、品質高貴、溫和優雅的沙神父,用自己不懈的努力,改變著大明朝皇帝、官員、甚至百姓,對西洋人的看法,證明歐洲人不是野蠻人,而是有著同樣高度發達文明的,只不過毛多了點而已……
經過三年多的不懈努力,沙勿略終於實現了他的畢生夙願,隆慶皇帝允許他在京城修建一座教堂,並傳播自己的宗教。在朋友的幫助下,沙勿略在玄武門內買到一處地產,並重建為教堂。到了萬曆三年,教堂竣工,看著富麗堂皇的巴洛克風格建築,沙勿略此生無憾,含笑長逝……遵照他的遺願,沙神父的靈柩被安葬在教堂後的空地上,在管風琴的優雅樂聲中,永遠的陪伴著自己的孩子。
沙勿略雖然去世了,但他畢生的心血,已經結出累累碩果。在北京十年間,經他洗禮入會的教徒,達到八千多人,其中不乏高官、名士……這還是沙勿略接受了沈默的勸告或者說警告,控制了入會人數。否則以他和他的,治病救人,佈施貧苦,以及那套成熟的神論,在北京城拉起個幾萬人的幫派,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沙勿略很清楚自己的使命,只是要讓天主教在大明朝站穩腳跟,至於發揚光大的事情,那是該後輩來完成的。所以他很認同沈默給出的:‘控制數量,以質取勝;建立口碑,長遠取勝’的方針。
而且他也意識到,僅靠學習漢話,熟讀儒家經典,並不能真正贏得明朝人的尊重……士大夫們只會把他們當成是唐朝的各國遣唐使,慕名來學習中華文化的後進而已。要想贏得他們的尊重,還得拿出強過他們的東西,因為在接觸中他發現,明朝計程車大夫,對於未曾認識的東西,十分好奇,很尊重掌握這種知識的人,並且能夠虛心學習。
這個年代的歐洲,有什麼比大明強的呢,那就是科學……
所以沙勿略把自己的居處,變成了傳播科學文化的科技館,並讓耶穌會派來的傳教士,向他們講解天文、地理、數學、醫學、音樂、美術等多方面知識。許多大明的官員和讀書人都在他們這裡,開啟了對科學的興趣,並興致高昂的學習。大明的最高學府國子監,還聘請了這些傳教士,教授在監生們實用的科學知識……這一切都使得天主教在大明擁有了良好的聲譽,並且蒙上了幾分神秘色彩。
沙勿略去世後,他的這一政策,得到了繼任者羅明堅的堅定貫徹。而羅明堅本人,更是指出現行曆法中的錯誤,撰寫了修訂曆法方面的奏章,透過朋友遞交給朝廷。
在沈默的高度重視下,經過比較實踐,發現羅明堅制定的歷法,確實要比本朝更先進。然而保守勢力極力反對用‘西法’制歷,認為只有宋代理學的‘皇極經世’才適用於中國曆法,所以堅持唐朝的皇極曆法。
然而之後兩次日蝕,用傳統方法預報錯誤,而羅明堅用西法預測則十分準確,這才迫使朝廷接受西法,編出‘萬曆曆書’,並由首輔沈默定名為‘農曆’。雖然由於守舊派的極力反對,‘農曆’暫時並未實行,卻為羅明堅謀得了這份欽天監正的差事。
第八八九章 衝動的懲罰(下)
徐光啟和邢雲路都是在校的監生,他們不像其他同窗那樣熱衷於政治,而是深深著迷於傳教士帶來的科學,花費了大把的時間跟著羅明堅、利瑪竇等人學習,這在同窗眼中,未免是不務正業的表現。然而兩人我行我素,從不理會那些閒話。
像這次,北京城風波四起,躁動了國子監學子們的心,監生們透過集會演講、上街聲討、報紙撰文等等方式,為奪情或者奪情搖旗吶喊。哪怕是現在,年輕人們依然在通宵達旦的進行集體大辯論。
徐光啟兩人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