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趙貞吉,霹靂火似的老資格,而分管禮部的李春芳偏又是和風細雨似的性子,從不肯與人爭執,相信他們以後會相處愉快,但大事小情還是趙貞吉說了算。
工部是‘雞犬不寧’型,陳以勤和尚書雷禮都不是好脾氣,還分數不同陣營,一個是高拱的盟友,一個是徐階的走狗,偏偏工部又是個特較真兒的衙門,這兩位湊一塊兒,不吵架就怪了。
刑部是‘陽奉陰違’型,郭樸威望高、黃光升心機重,兩人同樣是分屬徐、高陣營,相互自有一番較量,但刑部的情況比較特殊,刑偵量刑自有律法可依,是六部中獨立性最好的,很少有需要請示內閣的地方。郭樸就是想管,也沒太多可插手的地方,以黃光升的本事,糊弄住老郭還不成問題……
戶部是‘精銳組合’型,葛守禮是比徐階還年長一歲的老臣,原先就是老資格的戶部尚書,老成持重,經驗豐富。而張居正胸有大才、銳意進取,加上同樣才能出色、穩重幹練的左侍郎徐養正、右侍郎劉體乾,組成了冠絕六部的豪華組合。徐階同樣認識到,大明的財政危機,已經到了非扭轉不可的程度,故而盡遣手下大將,要將戶部作為隆慶新政的突破口。
吏部則是‘強強結合’,老高與老楊,朝廷的兩巨頭,一樣的強、一樣的硬,湊在一起,又是管著朝廷的選官治吏,到底誰聽誰的?一開始還有可能顧著面子,相互客氣,但時間一長,必然要生齟齬、架秧子,再親密的關係也得反目……
而兵部則是‘難以插足’型,王崇古雖然沒當上兵部尚書,但新任的本兵王國光,也是山西人,加上同為山西人右侍郎霍冀,直接把兵部給包圓了。就算老楊博不說話,沈默也插不進手去……呂布雖勇敵不過三英,難逃打醬油的命運啊!
首輔的寶座誰都喜歡,要想坐穩了,不被人奪去,就得有自己的絕活。嚴嵩的方法是幾十年如一,豁出命去伺候皇帝,才報得榮寵不衰。而徐階不可能像嚴嵩那樣,丟盡大臣體面,去討新皇帝歡心,所以只能用別的辦法穩固地位——那就是周密的人事安排。不誇張的說,徐閣老最近幾年,主要精力都用在人事安排上,他把兩京三十六衙門當成棋盤,從容布子、環環相扣,將自己的一切意圖,都體現在對朝中官員的任命和安排上。
所以徐階可以在別處放權,但人事大權絕對不會放,哪怕是張居正也不能改變他的主意……其實張居正強烈推薦,自己的至交好友王國光來接任戶部尚書,但徐階卻堅持將葛守禮安排到了戶部。究其原因,乃是徐閣老對張居正過於激進的改革方略感到不安,他雖然知道改革迫在眉睫,卻依然希望以平穩的方式循序漸進,所以讓葛守禮坐鎮戶部,就是給張居正這匹神駿裝上韁繩,不要改革沒搞成,還弄得天怒人怨,沒法收場。
對於張居正來說,這個春天有點冷,他徹底明白了,雖然老師一直在努力為自己鋪下紅地毯,但徐階想要的,是一個對他言聽計從的接替人,而不是跟他對著幹的討債鬼。所以徐階對自己固然照拂無加,卻也有力度不小的打壓……他一直不許自己獨當一面,恐怕在保護之外,還有防止自己自成一派的原因吧。
顯然在徐老師看來,永遠依賴自己的學生,才是好學生,老想跟自己搞小動作的,就會像沈默那樣吃板子,太嶽同學,你是想當好學生,還是吃板子呢?
……
第七九二章 虎狼鬥(上)
如果說張居正感到的是春寒料峭的話,那沈默感受到的,就是冰冷刺骨的嚴冬。自從徐閣老在過年聚會上表明態度後,他便遭到了此生第一次全方位的壓制,不僅被切斷了與禮部的聯絡,還在六部分配中,分到了水潑不進的兵部,想要融入進去難上加難。加之前朝舊臣的起復,朝中一下多了許多德高望重的老臣。沈默這個剛剛起勢的第四巨頭,地位遭到了嚴重的挑戰。話語權和影響力,一下子都小了很多,如果沒有改變,將慘遭邊緣化的厄運。
這日得了兵部的差事,他回到家中,便與幾位先生在書房枯坐,空氣有些凝滯,氣氛十分沉重。
“我看徐階是下定了決心,要把大人逼出朝廷去。”打破沉默的是王寅,他雙目閃著幽暗的光,緩緩道:“看來我們去年三番的相抗,已經引起他的警覺了。”
他這冷森森一句,讓書房中的氣氛愈加凝重了。沈默放下把玩在手中的玉鎮紙,強笑道:“我要是不願意離京,哪怕徐閣老也強迫不得。”
“對,但他能讓大人上不著天下不著地,事事不順,處處難受。這時再給你個出鎮一方的機會,你去還是不去?”王寅起身走兩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