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覺著實在太便宜徐家了,海瑞的語氣不由尖刻起來,最後竟然寫道:‘昔人改父之政,七屋之金須臾而散,公以父改子無所不可。’
接到海瑞的這封回書,徐階笑了,但是笑容裡滿是肅殺之意,他雙手握緊了拳頭,左眉突突閃跳……這海蠻子實在太不明理!竟然如此得寸進尺,竟要自己再退二十萬畝!還說什麼‘昔人改父之政,七屋之金須臾而散,公以父改子無所不可!’雖然沒有直接針對自己,不還是指自己的兒子佔奪太多,讓自己散盡家財,改子之貪退出來麼?
徐閣老終究沒有‘千金散盡還復來’的氣魄,更何況,他也不能再退了。
之前的撤退,是為了勝利的戰略性後撤,現在要是再退讓,非要讓天下人笑掉大牙了,徐閣老丟不起這個人!決定不再退縮了,他當即給海瑞去了一信,稱自己已將五年之內所置之地,不問原委盡數清退,不知還有哪些田產屬於‘佔奪’,只能請官府自己來查,若查實有據,定當清退?平素百般能忍的徐階,終於忍無可忍,再不退一步了。
徐階的強硬當然是有依據的,因為從大明律上並無限制私人田產擁有量,只是嚴禁‘欺隱田糧’……只有因隱瞞田數、低報收成影響朝廷的賦稅收入,才會成為打擊的物件。而且《大明律》也容許田地買賣,只要‘稅契’完整的田產交易就會受到保護。並且不論什麼原因,只要買賣五年以上,買賣雙方都不得追訴。
現在徐家已將五年之內建田全退,從法理上說,已立於不敗之地,所以徐階有恃無恐!
另一面,他開始頻繁給自己的門生故吏寫信,要他們在適當的時候,一起給海瑞點顏色瞧瞧……
那廂間,海瑞在給徐階回信的同時,就向松江府發出了《退田令》,要求所有被判退田的事主,必須在年前自行退出非法兼併的田地。官府將於隆慶四年正月十五之後,重新丈量登記造冊,到時候若是哪家還未退出,將嚴懲不貸!一場重新分配土地的風暴已經形成,松江府的鄉宦大戶徹底震動了,他們知道,這次真被刀架到脖子上了。
於是再也顧不上避嫌,紛紛來到徐閣老家,請他主持公道。徐階跟他們明說,自己這次是被高拱盯上了,說話非但不管用,還會起反作用,所以只能保持沉默,逆來順受而已……為今若想自保,只能靠各位自救了。
徐階指望不上,鄉紳們總不能坐以待斃?只好透過各自的渠道,向朝中的關係反饋海瑞在家鄉的作為……諸如‘鼓動刁民告狀,致使坊間騷動、大戶杜門’,‘與其屈小民,寧屈鄉官,執法不公’;“不論‘奪佔’與否,以‘自行清退’為名脅迫鄉官退田”云云,列了許多罪狀送上去。
於是臨近年關的北京城,對海瑞在蘇松所作所為的非議聲漸起……其實之前就不斷有人攻擊海瑞,但都被內閣壓住罷了。但隨著向朝廷告狀的人越來越多,內閣也不能全都蓋著了。好在高拱還算仗義,在海瑞壓力大增的情況下,公開肯定了他的工作態度和取得的成績,只是對其工作方法提出了批評,認為他應該考慮的更周全些。
然而就在隆慶三年底,一道來自蘇松巡按戴鳳翔的彈劾,讓高拱也罩不住了……戴鳳翔在奏疏中,歷數了海瑞的種種罪狀,疏言:“海瑞這個人,大家都說他是清官是忠誠,我卻發現他沽名釣譽、大奸似忠,貪圖個人名利,禍亂法紀,完全不通為官之道。任憑刁民肆意訟告鄉紳,無理剝奪他人合法財產,致使民間有‘種肥田不如告瘦狀’的風聞。”又言海瑞其他各項政策也多有弊端,更有‘勾結倭寇’、‘攻陷城池’、‘劫庫斬關’,導致‘行李不通,煙火斷絕’的罪行雲雲。此疏可謂無中生有、造謠汙衊者的必備聖經。
然而戴鳳翔是蘇松巡按,對於海瑞的所作所為,自然最有發言權,而且他官聲向來還很不錯,也有清官之名。更重要的是,他的指控也不是全無證據,至少關於海瑞放縱‘刁民誣告鄉紳,無理剝奪他人合法財產’這一條,是人證物證俱在!
其實那些證據,就是當初徐瑛的門客董紀搗鼓出來的……先讓刁民告狀,然後使地主故意被奪產。待判決下來後,那些地主又拿著字據去找按臺大人哭訴,戴鳳翔不知有詐,自然深信不疑……他本來對海瑞一到蘇松,就搶盡自己的風頭而不快,更看不上海瑞橫衝直撞的手段,心裡滿懷著偏見。現在見了海某人胡亂判案,導致無辜百姓失產的鐵證,戴巡按焉能不狠狠告他一狀?
這一狀的威力確實太大,連高拱也有些猶疑了。因為近些日子,海瑞在松江迫害徐閣老的傳聞,已經朝野皆知了。在那些傳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