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7部分

”說完,單手向前一伸,極為的不禮貌。

張寔面現不豫之色,目中閃過一絲陰霾,轉頭對左右喝道:“呈上來。”

一名侍從從喬豫手上接過國書,呈放在張寔面前的几案上,並緩緩平攤開來,張寔看了過去,頓時,眉頭一皺,臉上隱現怒容,隨後迅速恢復了平靜。

沒多久工夫,張寔收回目光,不動聲色的向侍從吩咐道:“把趙主國書念給諸公聽聽!”

“遵命~!”侍從上前施了一禮,雙手捧起絹冊,開口唸道:“大趙光初三年(公元320年),大趙皇帝致晉涼州牧、西平公張寔覽:今天下大亂,晉德衰疲,兵鋒四起,百姓困苦,朕應天順人,體元御極,戰無不勝,謀無不臧。蕞爾涼州,地寡民薄,豈能當朕王師之奮擊乎?爾當早識時務,幡然獻款,納土稱臣,入京面聖,當不失受封為涼王!否則,朕大軍所向,爾將悔之晚矣。。。。。。朕不食言,爾無他慮。”

“轟~!”隨著侍從的誦讀,底下頓時炸開了鍋,一眾文武官員臉上掛起了各色表情,有的更是互相議論紛紛著。

張茂眼中厲芒一閃而過,張靈芸則是柳眉倒豎,面現怒色。閻沙趙仰相互對視一眼,隨後雙雙沉思著,至於楊宣,卻看向了張寔。

文官那方大多面現憂懼之色,顯然,劉曜的這封國書給了他們極大的震憾!不過想想倒也正常,雙方實力比對的確差上許多,無論是人口,國力還是軍力方面,涼州均遠遠不如,更別提劉曜軍中俱為精銳之士,裝備精良,訓練有素,與涼州的老對手氏人相比,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在整個過程中,趙使喬豫一言不發,昂然站立殿中,冷眼觀察著眾人的反應。

片刻之後,張寔面容不變的問道:“趙主欲招降我涼州,諸公有何見地,但請直言。”

韓璞身為別駕,相當於一國之相,為文官之首,自然是要首先發言。

略一沉吟,韓璞向喬豫問道:“在下有一事不解,河北石勒亦立國稱趙,正與你家主上鏊戰不休。你趙國國力固然強於涼州,可我涼州亦民風剽悍,士卒精猛,若西平公不願背棄晉室,你家主上豈不是要面臨兩線作戰之窘境?莫非趙主自大至兩面受敵亦不以為意?請貴使釋之。”…;

“哈哈哈哈~~!”喬豫一陣仰天長笑,傲然道:“月前我大趙呼廷將軍率部於蒲坂大敗偽趙石生,斬首三萬級,俘獲一萬有餘,並趁勝連下河東三十餘縣,可謂是重創羯奴,石賊數年內再無餘力西顧!恐怕此等訊息尚未傳至諸位耳中罷?”

眾官不由得皆面色劇變,喬豫話語中透出的意思很明顯,劉曜大敗石勒之後,可以放手西進以解決後顧之憂!

“哼~!”喬豫環目四顧,顯然很滿意於眾人的反應,冷笑道:“我家主上天性仁慈,不欲多造殺虐,故遣本使前來說降,予你涼州一線生機。在下勸西平公莫作僥倖之念,還請速速作下定奪,否則我大趙兵鋒所向,玉石俱焚!”接著語氣放緩了一些,繼續道:“西平公莫非以為憑你涼州區區數萬兵卒,即可對抗我大趙八十萬披甲之士不成?”

一時之間,殿內陷入了一片沉靜。

張靈芸美目含憂,向雲峰小聲問道:“雲郎可有卻敵之策?”

雲峰卻差點捧腹大笑,古人就好個吹牛,三十萬兵力吹成八十萬,連舌頭都不帶打轉!

劉曜三十萬兵力可不是雲峰瞎猜出來的,當年他在平陽的時候,不包括石勒轄地,整個漢國人口約為四百萬,其中匈奴及其五夷(羌、氏、鮮卑、巴氐、羯胡)佔了一百三十萬左右,其餘均為為漢族。

漢族人口不當兵,但分為三種,一是在各權貴府邸為奴,雲峰就是此類身份,二是被圈養起來從事生產,三是投敵的塢堡與世家豪族,這部分人地位較高,同樣屬於統治階級。

漢國兵員來自於六夷,所有成年壯丁全部要上馬作戰。

經過靳準之亂,六夷人口內耗了十萬左右,剩下的基本為劉曜所繼承,趙承漢制,按每三人出一名戰士計算,趙國總兵力約為四十萬,除去衛戍京城、駐守關隘、看守漢奴以及地方駐軍之外,能用於作戰的機動兵力最多也只有三十萬,或許還要更少些。

聽到張靈芸問向自已,雲峰把臉上的笑容收了起來,轉頭遞給她一個安慰性的眼神,並微微點了點頭,這使得張靈芸心中大定,感覺一顆懸起的心又重新放了下來。

這時,陰預向張寔拱手道:“使君,屬下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張寔抬手道:“今日須定下我涼州何去何從,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