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縣,縣下再劃分為若干鄉。完全遵照公孫鞅變法時在秦國所定的制度。
四十一郡是:
內史郡(首都咸陽)
上郡(陝西榆林南魚河堡)
北地郡(甘肅西峰)
隴西郡(甘肅臨洮)
漢中郡(陝西漢中)
蜀郡(四川成都)
巴郡(四川重慶)
河東郡(山西夏縣)
上黨郡(山西長治)
太原郡(山西太原)
雁門郡(山西右玉)
九原郡(內蒙古包頭)
雲中郡(內蒙古托克托)
代郡(河北蔚縣)
黔中郡(湖南沅陵)
象郡(廣西崇左)
上谷郡(河北懷來)
漁陽郡(北京密雲)
右北平郡(內蒙古寧城西南)
遼東郡(遼寧遼陽)
遼西郡(遼寧義縣)
鉅鹿郡(河北平鄉)
邯鄲郡(河北邯鄲)
東郡(河南濮陽西南)
琅邪郡(山東膠南西南琅邪鄉)
泅水郡(安徽淮北)
九江郡(安徽壽縣)
閩中郡(福建福州)
南海郡(廣東廣州)
齊郡(山東淄博東臨淄鎮)
薛郡(山東曲阜)
楊郡(河南商丘)
三川郡(河南洛陽東)
潁川郡(河南禹州)
南陽郡(河南南陽)
南郡(湖北江陵)
會稽郡(江蘇蘇州)
鄣郡(浙江安吉)
長沙郡(湖南長沙)
桂林郡(廣西凌雲)
廣陽郡(北京)
(秦郡有三十六郡說,有四十一郡說,有四十六郡說,四十六郡說為較新的研究。還未被學界普遍接受。此書作四十一郡,但郡非同時設。前二二一年初平六國時分為三十六郡。三十六郡為內史、三川、河東、南陽、南、九江、郭、會稽、潁川、碭、泗水、薛東、琅邪、齊、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代、鉅鹿、邯鄲、上黨、太原、雲中、九原、雁門、上、隴西、北地、漢中、巴、蜀、黔中、長沙。數年後即前二一四年又增桂林、南海、象郡三郡。又有廣陽郡設於前二二三年、閩中郡設前二二○年。——編者)
這是一個劃時代的突破和最駭人聽聞的政治結構,沒有封國封爵,沒有公侯伯子男。當時沒有一個人敢於想像皇帝的兒子們竟會跟平民一樣,竟沒有擁有土地,更沒有擁有奴隸群。尤其是崇古的儒家學派的學者,面對著這麼大的鉅變,大惑不解,而且不久就大起恐慌,這簡直是敲碎他們的飯碗了。
六 贏政大帝
贏政大帝的生命是多采多姿的,充分顯示他強力的獨立人格和獨立思考。他面對的是包羅永珍的龐大帝國,充滿陌生的人民。
然而,大黃金時代的光芒正在普照。大黃金時代最主要的特徵之一是,一種只向前看的心理狀態,人們逐漸地從周王朝那種崇古守舊的傳統中脫穎而出,而以堅決的態度,發揮創造未來的倔強精神。贏政大帝正是這種主流思潮的代表人物,他是中國最勤勞的帝王之一,不分晝夜地為他的帝國服務。
在政府組織上,贏政大帝給中國曆代王朝奠定了權威性的規範,使得以後幾百個帝王只能在他所想到的圈子裡作小小的修正,而無力作巨大改變。秦政府跟周政府大大的不同,周政府不過是一個國王親屬和大部落酋長們住的大庭院,秦政府則是真正的中央集權的政治機構。在皇帝之下設立宰相,宰相之下設立九卿——九位部長級官員。我們用下表說明:
秦政府的組織精神,是政治、軍事、監察,三權分立,互不統攝。政府跟軍事不結合,可避免皇帝的權力被剝奪。監察權是皇帝的耳目,它主要目的在檢視官吏和人民是否效忠或是否盡職。
九卿的官制,是秦政府的又一發明,我們在括弧中所註釋的現代官稱,實際上並不恰當,但不如此便無法加強印象。主要原因是,政府官員和宮廷官員,在秦王朝時還無法劃分。所有官員都為皇帝做私事,也同時為國家做公事。這就跟現代若干獨資經營的小店鋪,與老闆家庭之間,無論財務和管理,往往混合為一的情形一樣。到了後來,為皇帝辦私事的官員另成一個宮廷系統,九卿才成為政府系統。歷代王朝中央政府的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