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部分

重打擊了周邊叛逆國家的氣焰,安撫了羅馬的人心。各國國王膽戰心驚,紛紛俯首稱臣,用了大量的錢財才換回了愷撒佔領的某些領地。而在羅馬,為慶祝盛大勝利,極其隆重地凱旋儀式正在迎候著愷撒。

羅馬郊外的大道熱鬧喧天,參加幾次戰鬥的軍團分隊入城,有的來回入城兩三次。新*們在隊伍的最前面開路,跟著的是浩浩蕩蕩的喇叭手、奴隸和戰利品大車隊。車上載滿了金冠、金銀器皿、軍旗、武器,還有從被戰勝者的建築物上拆下來的紀念碑、雕像等藝術品。據說總數價值達六萬多塔蘭特。光金冠就有2882個。隨後是垂頭喪氣的俘虜隊伍,裡面有叛軍首領和反叛國國王。隊伍的最後,才是得勝的統帥和軍團。雄壯的樂隊在馬車前開路,車後,跟著神氣活現的官兵。愷撒本人端坐在帥車上,手握笏杖和月桂樹枝,身旁一個奴隸為他舉著象徵勝利的花環,那榮耀和風光讓愷撒揚揚得意。

這時,羅馬人已經忘記了對愷撒的不滿,熱情地歡迎這位勝利者。人們像孩子歡迎久別重逢的父親一樣,熱情地聚集在凱旋者周圍,在車子的四周,有用字刻著的愷撒的名言:“我來到,我看見,我征服!”而貴族的反應卻比較冷淡。

愷撒沒有忘記自己的諾言,沒有忘記鞏固自己在民眾中的地位。凱旋式一完,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論功行賞。每一位士兵和軍官都得到了比想要得到的多得多的獎賞。官兵們無不歡天喜地。緊接著,愷撒透過一系列改革謀求改善百姓的境況,尋求百姓的支援。他明白水可載舟也可覆舟的道理。因此,不能把改革侷限於讓百姓得到一些實實在在的好處,還要讓他們感到稱心,感到精神振奮,這才是籠絡民眾的最好手段。於是,他下令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和酒宴。羅馬城的大街小巷都分發了麥子,都分配了充足的食油和酒。劇場中上演著各種戲劇;競技場擠滿了人群,人人都急切地想看到鬥士們互相廂殺,把鬥士們身上的鮮血當成了受傷野獸的汙血。羅馬城沸騰了,狂歡飲宴持續了四十天。人們的頭腦裡只有一個觀念:這一回真是四海平定,和平降臨了,這都歸功於愷撒。愷撒是卓越的、無敵的、偉大的,所有的榮譽和頭銜都應屬於愷撒!

伴隨著勝利的歡呼,愷撒的個*威和個人崇拜達到了頂點。*院任命他為任期十年的*官,有權攜帶七十二名侍衛,同時兼執政官、保民官,還擁有監察官的一切權力,授予他“祖國之父”、“解放者”、“大元帥”之類的榮譽稱號。愷撒的身體也被宣佈為神聖不可侵犯,*院專門為他本人舉行了五十天的謝神祭,規定他可以穿凱旋服參加公眾活動,坐在鑲滿黃金的象牙寶座上處理公務。愷撒的雕像被豎立在羅馬的神廟和卡匹託利亞山上,在他的像上刻著“神”的字樣。羅馬的造神運讓愷撒成了羅馬史上繼蘇拉之後的無冕之王,並且,絕無蘇拉的急流勇退之意。

可是,亞歷山大的事情卻並不那麼順利。愷撒一走,原有的那種平靜、安穩旋即就被紛亂、暴行所代替。

當初,愷撒駐軍亞歷山大,人們懾於羅馬人的威勢,整日小心翼翼,緘口沉默,但心中對實質上的異族統治十分不滿。乘著羅馬人撤走,那些國王的擁護者,愛國心強烈的人,開始四處活動,散佈謠言,製造輿論,紛紛指責克莉奧佩特拉不守婦道,恬不知恥,亞歷山大的形勢又緊張起來。

流言飛語紛紛揚揚,越傳越嚴重,引導著公眾的心理和情緒變化,幾乎所有的人都對克莉奧佩特拉義憤填膺,都把矛頭指向了她。

這些紛紛揚揚的言論當然也傳進了克莉奧佩特拉的耳朵裡,她是又羞又氣又傷心,她連續多日都是坐立不安、精神委靡不振。她感到埃及臣民太委屈她了。作為一個年輕的女王,對於如何治國安邦還缺少足夠的經驗,手下又沒有可以信賴的賢臣,她又能怎樣做呢?她利用自己的女人容貌來取得別人的支援,使國家安寧下來又有什麼錯呢?她的目的是振興埃及、使埃及重放光彩,難道人們都不知道嗎?她反覆地思考這些,卻得不出答案。

實際上,政治統治領域裡充滿流言飛語是很正常的,這些指責,對於一個意志堅強的人來說,也許無關要緊;可是,對於克莉奧佩特拉來說,在情感、心理、政治等等方面,她都是剛剛開始,尚顯幼稚、純真,她還不能夠嫻熟地駕馭形勢,左右眾心。她的心裡,自始至終考慮的是地位,如何鞏固她的地位。而這些流言飛語,恰恰是反叛者煽陰風點鬼火想推倒她的明證。克莉奧佩特拉不知道怎樣才能撲滅這些流言。“這些都是威脅,是叛亂的前奏,我能抵禦惡毒的進攻嗎?”克莉奧佩特拉一遍又一遍地問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