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部分

之間會形成一個等邊三角形。

畫中擺出這個姿勢的人被包在一個圓裡,他的肚臍就是圓心。

這幅素描的一個魅力在於抽象的幾何學與觀察到的身體現實的相互作用。畫中人的身體只畫了主要幾部分,但輪廓優美,肌肉結實。這人的雙腳實際似乎是踩在正方形的底邊之上,或是抵在圓形的弧線上。這兩個姿勢給人一種運動的感覺,也許是體操運動員的動作,實際上是一個人在上下襬動雙臂,如同小鳥擺動翅膀一樣。人體的線條清晰而簡約,但臉部的處理卻有些不同。臉部畫得要更深刻一些,陰影處畫得更富有戲劇效果:這是一張怒視前方的臉。

我有時會猜想這個《維特魯威人》是否就是作者的自畫像。仔細想想也許不是,因為該素描作於1490年,而畫中人看起來遠不只38歲。另一個可能就是,這張臉解釋了隨後文字中描述的人體比例,比如髮根到眉毛的距離等於下巴尖端到嘴部的距離。從這個意義上講,這張臉是完美的,起到了示範作用。然而這幅畫似乎是對上述抽象的生物幾何學對稱規律的完美詮釋,因此圓圈中這個表情嚴肅的人似乎應該是個大人物,而不是無名小卒。他眼眶深陷,目光犀利,一頭濃密而捲曲的長髮,頭髮從中間分開。至少我要說這幅《維特魯威人》帶有自畫像的成分,這體現了自然和諧的人,同樣也體現了惟獨能理解這些真理的人——藝術家、解剖學家、建築家列奧納多·達·芬奇。

“論光和影”(1)

“1490年4月23日,這是我第一次使用這個筆記本”,這個“本子”就是現在的“巴黎手稿C”。這本手稿共有14張紙,摺疊起來形成28頁,紙張為大開本,非常輕薄,紙上壓有一個奇特的水印,由一個小圓圈和兩條波浪線組成,樣子就像一隻長了兩條尾巴的蝌蚪,但這個水印無疑指的就是“維斯孔蒂蛇”,它是米蘭的一個傳統象徵。這是列奧納多的第一本與他人合寫的手稿。該手稿的主題是“光的特點”。弗朗切斯科·梅爾茲稱其為“一本關於光和影的書”。儘管手稿中列有大量關於這個主題的材料,但列奧納多卻還是不能堅持寫完,手稿中還包括許多關於其他領域的筆記和圖畫,如物理學、聲學、遊戲、笑話和水。一些紙張上還畫有關於具體物體的微小的素描(例如鐵錘、鍾、小刀、酒桶和正在劈柴的斧子)。手稿中大部分都是中規中矩的圖表,而繪製這些小巧的素描則成為他工作之外的放鬆。這是一項科學性很強的工作,是將光學和幾何學完美地結合在一起。手稿上的文字簡潔明瞭,但描繪圖示卻花費了列奧納多不少心血。他用鋼筆勾勒出細密的平行線來表示光和影的細微而又富有層次的變化。這本筆記本是1490年至1491年間列奧納多在韋奇奧宮的作品,與那幅音樂家的肖像大致出自同一時期,他在其中大膽採用“明暗對照法”。

就像1489年計劃撰寫的那本解剖學方面的著作一樣,列奧納多的“關於光和影的書”是他為成為具有全面科學知識的大畫家所作的努力的一個表現,也是當時作坊的一種精神特質:大師在傳授他的智慧。就像列奧納多早先對解剖學所作的研究一樣,在“光與影”這個領域上他也花去大把時間,手頭的工作就像九頭蛇一樣不停地出現。很快我們就會發現,這個筆記本不過是一個開始。在《大西洋抄本》中一張寫得密密麻麻的紙上記錄了列奧納多一項雄心勃勃的計劃,即他關於這個主題要寫好幾本“書”:

我將我的第一條有關陰影的命題表述如下:一切不透明物體及其表面都被陰影和光包圍。我將在第一本書中專門闡明這一點。此外,因為這些陰影缺少的光線有程度的不同,因此陰影呈現出多少不同的暗度。又因為這些陰影是撒在物體表面的最初的陰影,故我稱它們為“原生陰影”。我會在第二本書中專門對其進行探討。

第三本書專門探討派生影,以此類推,他總共要寫七本書。

在列奧納多這個時期寫的另一份手稿中,他詳細地說明了不同型別的光源(“二級光”、“光反射”等)和不同品質的光,比如穿過玻璃的“約束光”和農村地區戶外的“自由光”。他用“撞擊”(perchussione)這個詞形容光線落到或者撞擊物體的感覺。這個詞使人感到光是一種動態的東西。在其他地方,他還把光定義成一種“精神的力量”。這裡的“精神的”具有“非物質的”或者“不能察覺的”亞里士多德式的哲學意義,即“沒有質量的能量”。

列奧納多就這樣不動聲色而又近乎固執地為描畫陰影和光線定下了規矩,這些規矩是“讓人們瞭解物體形狀的最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