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部分

》、《金粉世家》也是其中之最巨。

“春明”,原是唐代京城東面三門之一,後世將“春明”作為北京的別稱。張恨水的大部分小說都是以北京的人情世故為背景。《春明外史》的主角楊杏園,是一位寓居北京的報人,籍貫安徽,這兩點與張本人相同,便有人認為《外史》是張本人自述,雖然,楊在小說終卷時病亡。楊愛戀的兩位女性,一是*梨雲,一是才女李冬青。這三個人的愛情故事顯然不足以充滿百萬言的架構,全書八十五個回目中,梨雲只佔了十回,到第二十回,梨雲便夭亡。李冬青在第二十回才出現,在全書中也時隱時現。作者雖著力寫他們,但基本的考慮卻是要他們串聯全書。大量的內容是取材現實的故事,諸如豪門巨宅的荒唐,軍閥總長們的糜爛,是社會生活的長卷,走的是晚清《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官場現形記》一類社會譴責小說社會黑幕小說的路子。張本人的總結則是,“用作《紅樓夢》的辦法,來作《儒林外史》”。他不滿於社會小說共同的毛病:如同短篇的拼接,說完一事,又遞入一事,缺乏骨幹的組織。他就“先安排下一個主角,並安排下幾個陪客。這樣說些社會現象,又歸到主角的故事,同時,也把主角的故事,發展到社會的現象上去。楊杏園的報人身份,也方便串聯社會故事。這種結構安排在《春明外史》中還比較鬆散,到《金粉世家》就緊湊得多了。如李冬青一樣,《金》中的女主角飄茵閣主冷清秋是書香門第的布衣才女,她與國務總理的小兒子金燕西,從戀愛、結婚到被遺棄和自我隱去,也是全書的貫穿故事。但全書的重點卻是金家一門的家族興衰起伏,所以曾經被稱為“民國的《紅樓夢》”。全書格局比較完整,是架子規劃好才動手寫的,但還是比較龐雜。《啼笑姻緣》則由博而約了,全書二十二回,一氣呵成。故事和中心人物圍繞很緊,“平民化的大少爺”樊家樹與說鼓書的沈鳳喜、富家才女何麗娜、俠女關秀姑,先後交錯的愛與被愛的故事,起伏有致,跌宕得法。張一直在力圖用西洋小說技巧來寫章回小說,那麼這一回得到一個圓滿的果實。這部書的約稿者,《新聞報》主筆嚴獨鶴後來總結說:“《啼笑姻緣》是於描寫的藝術方面和著作方面的操練純熟,而博得了一般讀者的共鳴。”共鳴不僅在舊派章回小說的老讀者群中,也使新文藝界驚異不止。《啼笑姻緣》不僅言情,還有武俠,這是出於嚴獨鶴的要求,以滿足上海市民讀者的習慣。當時流行上海的通俗小說,無非兩類,一是肉感的,一是武俠的。所以張恨水又貢獻了關氏父女兩位的俠客行。張曾自述,平生作小說,沒有其他的長處,就是不作*,也不作飛劍斬人頭的事。張的小說雖然言情,都棄絕*,寫武俠,卻不追求神奇,總是保持在敘述人生的範疇內。張分出兩種小說境界,一是敘述人生,一是幻想人生。張的小說雖不足以劃入寫實主義一類,到底也不是無端幻想一類,表現的終究是世態人生、人間聲色。讀《啼笑姻緣》的,有*要人,有風塵少女。魯迅雖然不讀張的小說,卻陸續地買下寄給北平的母親。魯老太太曾議論過,說大先生(魯迅)怎麼不寫這樣的小說。

《新聞報》是全國銷量第一的老牌報紙,向來並不指望連載小說增加訂數。《啼笑姻緣》的發表,卻不僅招來訂戶,還招來廣告客戶。向來“名家”分享的《新聞報》“連載小說”欄,此後便由張恨水獨家包辦了。《啼笑姻緣》之後是《太平花》、《現代青年》、《燕歸來》、《夜深沉》、《秦淮世家》直到《水滸新傳》為止。打官司贏得拍攝權的明星電影公司,將一部《姻緣》拍成六部電影,還有戲劇、評彈、鼓書,等等。嚴與兩位報社同人專門開了一家“三友書社”,優先取得版權,出版《啼笑姻緣》的單行本,初版一萬部,二版一萬五千部,以後各版三、四、五千部不等,到1949年總計超過二十版。

現代中國,真正可以列為職業暢銷作家的,林語堂是一個,張恨水是一個。林語堂在海外創造暢銷紀錄,張恨水在國內製造銷售轟動。無論就銷量的廣大,還是寫作水準文學意義,張恨水小說在現代中國文學史中都有其非常的一席。

張恨水小說是平民的經典,讀北京的風俗志,不可以不讀張恨水;讀民國社會史,不可以不讀張恨水;讀言情小說,不可以不讀張恨水。張恨水至少比瓊瑤豐富深厚得多。張恨水從傳統小說中繼承發揚了許多功夫,一部分功夫是浪費,比如在章回的回目上很用力,既要提煉本回故事中心,又要對仗工整,是本末倒置的努力;更大部分是鍛鍊的好筆墨,寫景、造境、寫人物對話,都顯出舊學功底的好來。語言凝練、曉暢,而且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