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8部分

參加掛牌儀式地是能夠很好執行李雋意圖的文臣武將,還有第一批學員和教官,這些學員主要是從江南部隊、淮西軍、淮東軍和四川軍裡挑選出來的精英,人人都是身經百戰、敢打敢拼、思維靈活的優秀軍官,李雋寄希望他們在軍事學院裡學習一段時間,把他們的素質再提高一個層次。 更好地適應戰爭。

在這些學員以外,還有一批特別的學員。 那是一批兒童,年紀在十一二歲,總數將近三百人,這是從全國各地挑選出來的聰慧童子。 李雋決定從娃娃抓起,先給他們講授科技知識,軍事歷史,教他們識文斷字。 再接受適度地軍事訓練,等他們長大了已經是一個有著多年軍齡的軍人,其中肯定不乏傑出者。

李雋並不是好戰份子,但他深知保持尚武精神地重要性,一個民族要想生存,要想強大,尚武精神絕對不能丟掉,一定要保持下來。 在南宋這個積弱兩百多年的王朝。 老百姓的心氣極需要提升,尚武精神也要提倡,李雋希望透過招收兒童進入軍事學院學習起到一些振奮作用,同時也培養一批後備軍官。 當然,這是第一批,以後每年都要招收一批。

教官就有點讓李雋頭疼了。 可以想象在一窮二白的南宋突然要搞個軍事學院,其難度會有多大,主要原因不是沒有學員,而是沒有合適的教官。 對於這個問題,李雋不是沒有辦法,他的辦法非常簡單,就是從全軍、從參謀本部挑選中一出思維靈活、能夠接受新事物作戰經驗豐富的精英當教官。 他們有豐富地作戰經驗,把他們的經驗教給學員,收效自然是不錯。

但是,這仍然不能滿足李雋的要求。 因為南宋軍隊現在處在一個變革時期。 已經裝備了大量的火炮,新的騎兵部隊也在組建中。 整個戰略戰術理論都將發生變化,要是他們僅僅是限於經驗的話,就會限入經驗主義,反而會壞事。 正是基於此點考慮,李雋把廖勝功找來,要他牽頭,由李庭芝,鄭靜和和柳河子為主,高達,張世傑和張珏等人為組員,組建一個教材編寫組,編出一本能夠符合要求的教材。

廖勝功,李庭芝,柳河子和鄭靜和四人很能把握時代的脈絡,應變能力相當強,特別是對新事物地把握上讓李雋不得不讚嘆,由他們四人為骨幹,再有高達、張世傑和張珏等人參與編寫出來的教材,再差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事實證明,這個組合是個很有效率、極富前瞻眼光的組合,他們編寫出的教材非常好,很好地指導南宋接下來的戰爭。

有了教材,就先對這些教官進行培訓,再由他們給學員講課就行了。

就是這樣,教官仍然奇缺,不能滿足要求,除了要他們辛苦以外,只有要高達,張世傑,張珏,鄭靜和,柳河子,李庭芝,廖勝功,黃漢他們或是走上講壇,或是領導一個學院,一個部門,為建設這所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所軍事學院出力了。

現在除了在淮西淮東四川有軍事行動以外,其他地方地軍事都還沒有展開,原因在於宋軍正在大規模更換裝備,進行訓練,為李雋提出的五路出擊做準備。 這就有為期兩三個月的平靜期,趁這難得的機會提升軍官的水平再好不過。

在這之前有一個小小的插曲,不得不說。

改革就是推倒舊有的東西,建設新事物,難免會觸動那些舊派的利益,是以改革總是會受到守舊份子的指責和誹難,著名的商鞅變法受到地阻力之大大到讓人難以想象地地步,就是當時的太子,後來地秦惠文王都帶頭反對他。 商鞅沒辦法之下把太子的師傅的鼻子給割了,太子才不敢再反對。 有趣的是,當秦惠文王繼位之後,卻沒有改變商鞅之法,秦國才得以繼續強大。 這也是商鞅被殺的一個重要原因。

李雋主導的這場改革也有不少人說閒話,更有言官跑來諫阻,要求李雋“守祖宗之法”,不要學王安石多所變革。 更大言炎炎地下結論“這是亡國之兆”。 其中有一個叫方正濤的言官糾集了一批言官,抬著一口棺材來死諫,打算要是李雋不同意收回成命,他們就跪到死。

歷朝歷代地言官雖不乏忠直之士,也有不少人借諫成名,李雋深知其中的厲害,對於這種人是殺不得的關不得。 非常讓人頭疼。

李雋開始是好言相勸,給他們講道理。 要他們順應時代的需要,與世推移,而他們死死不鬆口,硬是要擺出一派死諫到底的架勢。 李雋叫人送吃送喝給他們,他們不吃不喝,決定是死撐到底。

這一來,李雋決定改變策略。 對他們說:“你們一共八個人,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