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上也曾是一片蠻荒,散佈著一些原始部族村落。開國之君鹽兆創立巴國的過程,也是征服與融合這些部族、不斷建立部落聯盟的過程。經過數十年的時間,終於建立了統一的巴國,建造城廓定立禮法,率領巴原上各部族走出了矇昧的蠻荒時代。
巴國建立後,南荒一帶卻叛亂與衝突不休,巴原上別的地方都安定了,就是這裡總出事。
這一帶地處邊荒高原,錯落分佈著很多適合開墾的谷地平川,很多部族都已臣屬於巴國。但它距離不可逾越的險峻群山太近了,自古以來有很多支妖族與人們雜居混處。
不僅深山中有妖族,平原上也有,他們身懷不同的特異天賦與各自的缺陷,由於族類的差別,很難完全融合到一起。這些妖族之間、他們與人類村落之間,時常發生衝突。
經常有妖族襲擊與洗劫村寨,甚至屠戮村民、搶掠婦孺。有的妖族成群結隊從深山裡跑出來,殺人放火洗劫一番便跑回深山,別說追,連找都沒法找。其實千百年來,這種事情就一直在發生著,但古時並無巴國,也沒有別人來管,訊息更不會傳太遠。
巴國建立後,帶來了先進農耕以及生產技術,也使得這一帶的民眾變得更加富足,便有更多的財貨吸引妖族的搶掠。這裡不僅有部族之間的混戰衝突,蠻荒中還走出了不少修為強橫的大妖,各自禍亂一方。當時巴國尚顯薄弱的邊軍,根本鎮壓不了。
待巴原上大部分地方都安定之後,國君便調集精銳軍陣,由鎮國大將軍武夫氏率領,來到南荒清剿作亂的妖孽。這位鎮國大將軍手持一柄神劍,斬殺了很多強橫的大妖,並將不少窮兇極惡的妖族驅逐到蠻荒深處,後來在南荒的邊緣率眾建造了一座紅錦關。(未完待續。。)
038、如此多妖(下)
紅錦關就坐落在蠻荒出入巴原的要衝之地,當年曾有邊軍長期駐守,後來圍繞它發展成了紅錦城。當年的紅錦關如今還在,就是紅錦城的南門。
那位巴國第一任鎮國大將軍早年隨同鹽兆一起進入巴原,曾做過鹽兆的親衛隊長,他傳授屬下軍士修煉開山勁,曾有三百名親衛練成了開山勁,被世人稱為三百武丁。這三百武丁在征服巴原、建立巴國的過程中立下了顯赫功勞。
那位大將軍的封號便為“武夫”,世人稱之為“武夫氏”。卸任之後,他便居住在了紅錦關外的高山上,手持神劍震懾妖邪,那一片高山便被稱為“武夫丘”。
武夫及其後人居住在武夫丘中,鎮守南荒使深山中的妖族不敢異動,保護身後的紅錦關以及巴原不受襲擾。武夫有四個兒子,各守一座高峰,而中間那座山峰便是武夫本人的修煉之所,所以武夫丘有時也被人理解為“五夫丘”。
武夫劍法無雙,據說最終修煉劍術神通邁過登天之徑長生而去,留下了一批傳世神器與法器、寶器。武夫煉器並不打造別的東西,都是劍,又被人稱為武夫神劍。武夫在世之時,教授身邊的親隨學劍,也有人慕名而來登山求藝。弟子再傳弟子,漸漸發展成一派宗門。
武夫丘如今也是巴原上修煉傳承大派宗門之一,它可能不像赤望丘那樣是眾修士心目中的修煉聖地,卻是很多從軍習武之人心中的聖地,因為這段獨特的歷史淵源。
論起來,路村族人的祖先路武丁,曾經就是武夫大將軍的手下,也是跟隨這位大將軍修煉開山勁並練成了武丁功。他後來回到北荒深處的家鄉,將開山勁傳於路村後人。當年若山離開蠻荒闖蕩巴原,所到達最遠的地方便是武夫丘。未嘗沒有尋源感懷之意。
但那時巴原各國戰亂不休,武夫丘乾脆封山了,只監視蠻荒妖類是否趁機作亂,不再理會巴原上的事情。若山望武夫丘而嘆,轉身走向了回家的路,那一番闖蕩巴原就是到武夫丘為止。
山爺曾經去過彭山禁地,最終到達武夫丘嘆而回頭。而虎娃此番離開蠻荒遠行,巴原上的時代已經不同,可他同樣經過了彭山禁地,如今也來到了武夫丘。這雖不是刻意的。但虎娃在巴原上行走時,也有可能無意間在追隨山爺當年的腳步。
但武夫丘並不是虎娃這條路的終點,他必須要走得更遠。
……
虎娃在山野中穿行了一段時日,邊走邊修煉,他又完成了一件事,將自己的石頭蛋法器融合至第九枚。虎娃感覺還可以試著融合煉化更多,但已沒有絕對能成功的把握,所以便暫時作罷。如今他的石頭蛋祭出去,可一化為九。威力強大了數倍不止。
後廩託虎娃到武夫丘傳信,其實與虎娃自己的想法不謀而合。離開蠻荒之前山神曾有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