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東西。雲端上有一位女子隱去身形看著他們離去,而在遠處的樹得丘峰頂上,理清水也靜靜的觀望著這一幕。
……
群山深處,有一片開闊平緩的坡地,背靠高峰密林向下延伸至一道斷崖邊緣。山林中有一處泉眼,泉水匯成溪澗繞著坡地流入斷崖下的谷壑中,形成一道細流瀑布。緩坡兩側的地勢相對較低,當降下暴雨時,爆發的山洪也不會衝擊到坡地中央,這裡建有一個村寨。
村寨中生活的男女老幼有四百餘人,他們是深山裡的一個部族。這樣的蠻荒野民通常沒有什麼傳承氏號、不會被稱為某某氏,但是他們也有圖騰與族姓,這裡的族人被稱為路族人或路村人,而這個村寨就叫路村。
據族長若山說,太昊天帝的後世子民很久很久以前,從很遠很遠的地方進入巴原、建立了巴國,路族的一位祖先曾被巴國招募,參與修建穿行平原以及山野的道路。後來他回到深山中的部族,被人們稱為“築路的武丁”,簡稱路武丁。後來這個部族便以路為姓,被稱為路族。
所謂的族姓,只是表明來歷以及與其他部族的區別,蠻荒中的族人們還沒有以姓冠名的意識。比如若山在外族人面前會自我介紹“我是路族的若山”,而並沒有習慣說“我叫路若山”。
族人們起名看似隨意但也有講究,山的含義不僅是強壯,也象徵著沉穩有力與堅強可靠,若山的身材雖不算非常魁梧高大卻很健壯,他是族人們最強大的守護者,是一位最可靠、最值得信賴的族長。
路族人不論老少,都管若山叫山爺。其實若山的相貌並不老,假如他不留那撮山羊鬍子,再梳齊蓬鬆的亂髮,甚至還顯得很年輕英俊,但他確實已經守護路族與路村很多年。據村中那些年邁的長者說,他們小時候若山就已經是族長,而且樣子與現在相比變化並不大。
路村中還有一位與若山同樣神秘的人物,她叫若水。大家管若山叫山爺,管若水則叫水婆婆。據村中的老者講,在他們小的時候水婆婆就已經住在村寨最後面的那座屋子裡,樣子至今也沒什麼改變,恐怕只有山爺才清楚水婆婆已經在此度過了多少歲月。
若水雖被人稱為婆婆,其實樣子也很年輕、長得很漂亮,經常披著長長的秀髮穿著葛布長裙,坐在屋門外紡布,將歲月的滄桑隱在清澈柔和的眼眸之後。村中的人都很尊敬若山族長,對水婆婆則充滿敬畏,就連最調皮的孩子在她面前往往都顯得很老實。
若山是族長,是帶領族人們祭奉祖先與山神的人。原始部族的信仰崇拜比較混沌矇昧,所謂祖先未必就是那位留下族姓的路武丁,而是一種籠統的象徵,既是族人們的來歷,也表示賜生之恩。而群山是賜養之地,提供給族人們賴以生存的一切,山神則是一種人格化的象徵。其實天地之間神秘的萬事萬物,都有可能受到原始部族的崇拜、甚至成為他們的圖騰。
005、虎娃的快樂生活
若水會治病,村中的男女老幼有誰生了病都會找若水求助,而她施治的過程往往很神秘,就像一種古老的儀式。假如在巴原中那些早已建立城廓與國度的大族眼中,若山和若水當然就是這個村落裡的祭司與巫祝,但此地卻沒有這種稱呼,他們就是山爺與水婆婆。
被若山從清水氏城寨廢墟中抱回的男嬰,就生活在路村。人們發現他時,恰好有一頭胭脂虎似是在給他餵奶,所以大家都稱呼他為虎娃,這個名字也是希望他能像猛虎一樣強壯、健健康康地長大成人。
在這種部族村落裡,照顧孩子的不僅有自家父母,也是整個部族共同撫養與照顧。包括他們採集與狩獵到的食物,往往也是共同分配的,私有的財產很少,那些珍貴的器物都歸整個部族共同擁有。
在險惡的蠻荒中,他們需要集體行動互相協作才能長久地活下去。不下雨的白天,大人們到村外採集或打獵時,村中往往只留下一堆老弱婦孺,老人們坐在門口做著各種活計,同時也照看著村中到處亂跑的孩子,虎娃也在其中。
虎娃剛到路村的時候,說不定住在哪家,誰家方便照顧這個嬰兒就把他抱過去。到了三歲多能滿地亂跑的時候,在若山族長的石屋邊也給他搭了一個溫暖堅固的小屋子,壘石為牆、編織厚厚的軟草覆頂,睡覺的藤窩裡堆滿了柔軟的獸皮。族中孩子們的衣食,當然也都有他一份,而這些年來,照顧他最多的就是山爺和水婆婆。
虎娃長得虎頭虎腦的很壯實,卻和這裡大多數孩子皮糙肉厚的樣子不太相同,細皮嫩肉顯得很白淨,腳踝上一直套著一個藤環。這裡的大人們沒事都喜歡將他抱過去摸兩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