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賓天,進藥之間實有隱恨。孫慎行、鄒元標以公心議論,魏忠賢卻將二人排擠出朝。而對袒護李選侍的沈,則多方給予維護,親亂賊而仇忠義。大罪三。
王紀、鍾羽正先前為安國本有功,及至王紀為刑部尚書,執法如山;鍾羽正為工部尚書,清修如鶴。魏忠賢卻將二人構陷斥逐,必不容盛世有正色立朝之直臣。大罪四。
。。。。。。。。。。。。。
聞今春魏忠賢騎馬奔於御前,大無人臣禮,陛下射殺其馬,恕其不死。魏忠賢不思伏罪,進有傲色,退有怨言;朝夕提防,介介不釋。從來亂臣賊子,只差一念縱容,遂至不可收拾,何以養虎於肘腋間?今若寸臠魏忠賢,亦不足抵其罪!大罪二十四!”
一氣唸完自己給魏忠賢擬定的二十四條大罪,楊漣哈哈一笑,神采飛揚道:“博浪一椎,易水一別,志士千古立德,就在此一舉!你們不要再勸我了,我意已決,明早便進宮將這二十四條大罪呈給皇上,為我大明除那閹賊!”
“大洪真乃我東林硬漢也!”
“二十四大罪,罪罪當誅,誅除閹賊,大洪當記首功!”
左光斗和魏大中已被那二十四條大罪振奮,激動之餘,忍不住為楊漣叫好。
汪文言被東廠的人強行從詔獄帶走後,左魏二人便知道,與閹黨的鬥爭已經到了白熱化,再無周旋餘地。而由楊漣進宮向皇上彈劾魏忠賢,確實有優勢,第一,朝中都知楊漣在東林之內威望甚高,第二,皇上信任楊漣!
再加上這二十四條大罪,魏閹伏首,當在明朝!
第七十七章 無愧於心
為何千百年來,總有惡人可以日日作威作福,好人卻要日日忍耐下去,天理何在?
自古有言都說邪不壓正,為何臨到我輩,就要看惡人的臉色苟且存活?
想我楊大洪,堂堂朝廷命官,今日竟致與那內廷閹寺抗爭,奇恥大辱,奇恥大辱!
大丈夫者,頂天立地也!明日進宮,便是萬死,也不惜此身!為江山社稷、為黎民百姓,為那公理與正道,誓誅魏忠賢!
為了書寫“二十四罪疏”,楊漣已是一連幾夜沒有睡踏實覺了,他時常在半夜醒來,苦思那上疏劾奏魏閹一事,反反覆覆權衡利害,有時直到天亮。
得到好友左光斗和魏大中支援後,楊漣感到自己的付出值了,前天他便應該進宮了,不想卻鬼使神差被黃尊素所誤,結果汪文言直接被東廠的人從詔獄提了去,爾今已是慢了魏忠賢一步。
雖從未當汪文言是至交,但楊漣也相信汪文言斷不是那是胡亂攀咬的小人,東廠縱使拿了他去,也威脅不了自己。但他做事,向來是急於在前,從不甘為人後,尤恨行事被人所制,現在慢了魏忠賢一步,讓他俞發焦慮。但現在卻不怕了,因為他已經打定主意明日便進宮向皇上呈上這“二十四大罪疏”,他相信,魏忠賢一定會完蛋!
邪不壓正!何為正,我楊大洪也;何為邪,魏大襠也!
楊漣堅信,自己的所作所為都是代表公理與正道的,是人心所向的,而魏忠賢卻是閹寺小人,是天大的惡人!自己一身正氣,必能降妖伏魔,還朝堂一片清明!
………………
送左光斗和魏大中二人出府後,楊漣感到有些睏意,想到明天早上要進宮,便上床歇了。但這次,他卻比前幾夜醒得更早,醒來的時候,外面的天色還是黑的,空蕩蕩的大街上聽不見任何響動。床頭的蠟燭還在燃燒著。
唉…
不知為什麼,楊漣突然有種心事重重的感覺,胸口好像壓著塊石頭般,壓得讓他透不過氣來。長長的吸了口氣後,他穿上鞋輕手推開門,走到院中。
迎面襲來一股清涼,他感到愜意,身子朝大樹下的躺椅上一躺,仰面觀望起夜空來。碧空如水,月上中天,他不禁脫口吟出蘇東坡的詩句:“月白風情,如此良夜何!”
享受了一會兒涼風拂面的佳境,思緒又集中在醞釀已久的參劾魏閹一事上。他彷彿是在自己與自己對話:我豈不知“惡虎”會傷人,激怒它會惹來滅門之禍?可我實在咽不下這口氣,見不得魏客表裡為奸竊弄權柄。國家大體所傷甚多,我已是心不能寧事、義不能忍聲,而一身一家何足道哉?若問動機何在?我此次上疏,就如同張良博浪一擊秦始皇一樣,萬一社稷有靈,令魏忠賢稍知自己身份,曉得開國皇帝的禁令,不至於認為外廷皆觀望不敢言,無人敢聲討奸閹,我此舉是儘自己做臣子之力,為國而清君側!
若問一擊不成會反受其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