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小說上傳分享
友朋情誼,榜樣力量……曹景行與楊錦麟(2)
二、默契合作,發現一個真實的臺灣
鳳凰之前,曹景行與楊錦麟已是不錯的朋友。
2000年臺灣“ 大選”,是這一時期《時事開講》傾力關注的話題,某種程度上來講,光怪陸離的臺灣政治選舉秀,的確也提高了人們的收視慾望,節目正是抓住了人們的眼球。那段時間,香港但凡對臺灣問題有認識和研究且能講普通話的人士,幾乎都成為曹景行的嘉賓。其中包括香港《亞洲週刊》現任總編輯邱立本,臺灣的石齊平、阮次山等等,都被曹景行請到了《時事開講》現場。楊錦麟也是在那個時候應邀出現在鳳凰衛視的。2000年3月,臺灣“ 大選”,曹、楊之間的合作堪稱“ 典範”。
從選舉的熱身、膠著、吃緊,選戰白熱化,隨著選情的波譎雲詭,選舉幾乎每天都是一出出真人版的鬧劇,作為把握著話語權的媒體人士,一方面他要考慮觀眾看熱鬧的心態,同時,曹景行始終恪守職業的操守,在選情充滿變數的關口,他提前宣佈了國民黨可能下臺,民進黨將會取而代之。這個結論引起坊間譁然。緊接著,在臺北現場的楊錦麟預測出了選票比率,結果與實際開出的票數幾乎不差。隨著選舉塵埃落定,鳳凰推出的專題節目《臺灣“ 大選”之生旦淨末丑》,有著主題式梳理的意味。這次轉換成曹景行來自臺北的現場直擊,楊錦麟分析評述,整個專題的製作,二人默契配合,分寸拿捏得當,不僅給守候在電視機前的內地觀眾留下深刻印象,據稱臺灣方面也對整個直播密切關注。楊錦麟最後在節目中直言,提醒人們要警惕###以慣用的政治伎倆掩蓋企圖事實###的真相,讓人大呼解渴、過癮。接著的事實證明,陳早已越過大陸可以信任他的底線。楊錦麟的分析愈發顯得深刻、到位。
鳳凰衛視關於臺灣問題的時事節目中,無論曹景行抑或楊錦麟等鳳凰同仁,恪守著這樣一條準則,傳達著這樣一種資訊,“ 發現一個真實的臺灣”,真實地把握臺灣民眾的心態,表達臺灣民眾真實的想法。“ 觀察臺灣民生的最好方法是去關注它的選舉”,他們力求“ 持平”的把握,在於推進各方對臺灣的真正認識,以識別和把握民意,為新的對臺政策的制定助力。
相似而各自精彩,合而不同,鳳凰為曹景行、楊錦麟兩個報人打造了新的媒體平臺,電視成就了兩人的“ 再就業工程”,是鳳凰成就了二人,還是二人成就了鳳凰欄目,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或許這就是人們說的雙贏吧。
對於楊錦麟的專欄,臺灣方面似乎從這個節目的持平性與影響力上看到了一些大陸的真實資訊,大陸對臺方面開始把這作為關注臺灣事務的一個訊號過濾站。一石三鳥,四年來,曹景行直接間接地策劃、主持了近百期的關於臺灣問題的節目。楊錦麟則積累了過百萬字的文章,結集出版厚厚一本《邁向兩岸談判》。都在做著同樣一件事,以自己的親歷、觀察、感悟和研判,為兩岸的和平,盡一份言責的使命。願望都只有一個,期待兩岸走向和平統一。
加盟鳳凰衛視,他們又同樣面臨由專欄作家向電視節目主持人、評論員的轉型。真實的表達能力和現場控制能力,思維和表情對於一個節目的起源和一個人的使用過程,《解密鳳凰》一書曾不遺鉅細地描述過。
楊錦麟的節目實用解渴,個性張揚又不失包容。
曹景行之於鳳凰衛視即時性的現場評論,倉促上陣,不經意為之也好,厚積薄發、井噴式爆發也罷,總之,由於他的貢獻,開創了鳳凰衛視新聞時評類節目,尤其是在重大突發事件中,鳳凰直播節目製作的一種正規化,一種全新的電視行為。這種做法現在又在鳳凰資訊臺的《總編輯時間》得到了充分施展、放大。同樣的新聞材料被重新編輯、組合,再以總編輯這個通常被隱藏著的、掌握資訊生殺大權的神秘人物,親自現身,一一道來,《總編輯時間》鳳凰又一次捷足先登。
同步體驗、同步接收資訊,迅速間作出判斷,壓力在裡面,刺激也滲透其中。和曹景行一樣,楊錦麟很快沉醉在由電視帶出的快樂,十分享受。
篩選資訊、提供資訊,實際上也在提供一種觀點。拿捏分寸是對楊錦麟的一種考驗。他把自己設想成是與電視機前的每雙眼睛、每個心靈交流對話,他的發問,在規定情境下,尤其深入人心。
海外對於有重大國際影響的事件的評判、對於中國整體社會經濟發展的理解和預期以及臺海局勢等,楊錦麟天天讀報所傳遞的資訊對習慣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