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鬥得極是緊湊,可是始終相隔丈許之地。雖然招不著身,一切全是虛打,但他二人何等身分,哪一招失利、哪一招佔先,各自心知。兩人全神貫注,絲毫不敢怠忽,便和貼身肉搏無異。
旁觀眾人不少是武學高手,只見宋遠橋走的是以柔克剛的路子,拳腳出手卻是極快,殷天正大開大闔,招數以剛為主,也絲毫沒慢了。兩人見招拆招,忽守忽攻,似乎是分別練拳,各打各的,其實是鬥得激烈無比。
葉梟看著兩人這你來我往“相鬥”,一開始還覺得兩人武功著實精妙非凡,但是過了一會兒,便開始看出了問題,兩人此時雖然越打越快,但是破綻也越來越多。在他眼中殷天正這一拳倘若偏左半尺,不就正打中宋遠橋的胸口?而宋遠橋這一抓若再遲出片刻,那不恰好拿到了殷天正左臂?難道他二人故意相讓?可是看這情形又不像啊。
其實殷天正和宋遠橋雖然離身相鬥,招數上卻絲毫不讓。葉梟之所以逐漸看出越來越多的破綻,正是因為學會乾坤大挪移心法後,武學上的造詣又大大提升了,已然是比殷天正和宋遠橋均要勝一籌。但說殷、宋二人的招數中頗有破綻,卻又不然。只是因為葉梟本身不知不覺中已經高出兩人太多,所以會看出這些“破綻”,甚至能夠立即想出相應的克敵方法,但是放在他人眼中殷、宋兩人卻是毫無破綻,境界不同,看到的東西才會不同。
正當此時,忽見宋遠橋招數一變,雙掌飛舞,有若絮飄雪揚,軟綿綿不著力氣,正是武當派”綿掌“。殷天正呼喝一聲,打出一拳。兩人一以至柔,一以至剛,各逞絕技。
鬥到分際,宋遠橋左掌拍出,右掌陡然後發先至,跟著左掌斜穿,又從後面搶了上來。殷天正見自己上三路全被他掌勢罩住,大吼一聲,雙拳“丁甲開山”,揮擊出去。兩人雙掌雙拳,便此膠在空中,呆呆不動。顯然拆到這一招時,除了比拚內力,已無他途可循。
兩人相隔一丈以外,四條手臂虛擬鬥力之狀,此時看來似乎古怪,但是近身真鬥,卻已面臨最為兇險的關頭。宋遠橋微微一笑,收掌後躍,說道:“老前輩拳法精妙,佩服佩服!”
殷天正也即收拳,說道:“武當拳法,果然冠絕古今。”兩人說過不比內力,鬥到此處,無法再行繼續,便以和局收場。
武當派中尚有俞蓮舟和殷梨亭兩大高手未曾出場,只見殷天正臉頰脹紅,頭頂熱氣裊裊上升,適才這一場比試雖然不耗內力,但對手實在太強,卻已是竭盡心智,眼見他已強弩之末,俞殷二俠任何一人下場,立時便可將他打倒,穩享“打敗白眉鷹王”的美譽。俞蓮舟和殷梨亭對望一眼,都搖了搖頭,均想:“乘人之危,勝之不武。”
十大門派之中有武當七俠這樣真正大俠風範之人,自然也有一些歪瓜裂棗之徒。武當二俠不欲乘人之危,旁人卻未必都有君子之風,只見崆峒派中一個矮小老者縱身而出,正是適才高叫焚燒明教歷代主牌之人,輕飄飄的落在殷天正面前,說道:“我姓唐的跟你殷老兒玩玩!”說話的語氣極是輕薄。
葉梟認出了這個矮小老者是何人,此前在救明教銳金旗的時候便見過,乃是崆峒五老之一,此時聽他自稱姓唐,便知他當是崆峒五老之一的唐文亮。
殷天正向他橫了一眼,鼻中一哼,心道:“若在平時,崆峒五老如何在殷某眼下?今日虎落平陽被犬欺,殷某一世英名,若是斷送在武當七俠手底,那也罷了,可萬萬不能讓你唐文亮豎子成名!”想到這裡,雖然全身骨頭痠軟,只盼睡倒在地,就此長臥不起,但胸中豪氣一生,下垂的兩道白眉突然豎起,喝道:“小子,進招罷!”
唐文亮看出殷天正內力已耗了十之八九,只須跟他鬥得片刻,不用動手,他自己就會跌倒,當下雙掌一錯,搶到殷天正身後,發拳往他後心擊去。
殷天正斜身反勾,唐文亮已然躍開,他腳下靈活之極,猶如一隻猿猴,不斷的跳躍。鬥了數合,殷天正眼前一黑,喉頭微甜,一口鮮血噴了出來,再也站立不定,一交坐倒。
唐文亮大喜,喝道:“殷天正,今日叫你死在我唐文亮拳下!”
只見唐文亮縱起身子,凌空下擊,卻見殷天正右手斜翻,姿式妙到巔毫,正是對付敵人從上空進攻的一招殺手,眼看兩人處此方位之下,唐文亮已然無法自救,果然聽得喀喀兩響,唐文亮雙臂已被殷天正施展“鷹爪擒拿手”折斷,跟著又是喀喀兩響,連兩條大腿也折斷了,呯的一響,摔在數尺之外。他四肢骨斷,再也動彈不得。
旁觀眾人見殷天正於重傷之餘仍具如此神威,無不駭然。崆峒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