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8部分

封你們為政務院院士,同原有院士文天祥,陸秀夫,趙順孫三位愛卿一起組成政務院之基本班底。政務院目前只有一項任務,那就是行省制的實施,這會是近幾年來我朝的重點事務,該項事務由文天祥文愛卿為首,其餘七人愛卿為輔,希望各位盡心盡力,早日將此變革方案實施完畢。”

“是,陛下,臣等遵旨。”

或許賈似道沒有想到一下增加了五人,但自己推薦的兩人位列其上,也算是小有收穫。

這八位大臣在歷史上都擔任過南宋末年不同時期的宰相,我這政務院都成了宰相院了。至於八人是否有真材實料,我正好藉此機會好生考察一番。

“廖瑩中,廖愛卿。”

“臣在。”

“福建路的經界丈量進展如何?”

“回陛下,這一次福建路官員十分配合,臣預計本月底前便可以完成。”

“好。朕打算重新啟動我朝土地制度變革的計劃,這件事因經界丈量不準而推遲了一段時間,這次福建路的土地丈量完成後,便從福建路開始吧。各位愛卿,從古至今,土地制度一直都是一個朝代的根本,這件事也是一項不亞於行省制變革的大事,朕將此事交給商業部,農業部共同完成。”

“是,陛下。”江萬里和趙葵出列道。

“兩位老愛卿,此事就先讓你們部屬去做吧。廖愛卿,關於土地制度改革的具體事宜由你來牽頭,農業部則由侍郎楊棟負責。”

“是,臣等遵旨。”

“廖愛卿,楊愛卿,針對土地改革,你們首先起草一份草案,內容可以粗略,只要是針對土地的就行。朕以前就土地制度的變革發表過指示,你們可以參考,同時,你們要廣泛聽取土地擁有者和土地使用者的意見,還有就是可以借鑑以往的土地變革措施,比如本朝實行過的方田均稅法,官田法等。”

“是,陛下。”

“此草案本月底前完成,有無問題?”

廖瑩中看了看賈似道,又和楊棟對望一眼道:“陛下,沒問題。”

“那好,等你們的草案出來了,朕再審議。”

廖瑩中想起賈似道前些日子曾說過,皇上要讓自己擔任商業部尚書,莫非真有此事?要知道土地改革的執行者在本朝都是由宰相級別的大臣來擔當的,皇上提及的方田均稅法是由當時的宰相王安石來監督實施的,公田法則是由賈似道賈相爺執行的,這兩位都是大權在握的首相啊。廖瑩中才高八斗,對於朝事十分自信,皇上要提拔,當然是好事,只是當日太師的語氣有些怪異,似乎生怕自己投向皇帝一邊。自己雖說屬於太師一系,但卻和太師一樣,都在這大宋朝為官,都是皇上之臣,無論自己怎麼做,都很容易得罪一邊,但哪邊都是自己得罪不起的啊。

“哎!”廖瑩中暗自嘆氣道,自己當初何必要入朝為官呢?

“各位愛卿,有本上奏,無事退朝。”

朝會散後,馬廷鸞悄悄來到我面前,小聲奏道,“陛下,南部安南國大王陳晃派遣使節覲見陛下,正在宮外等候。”

我愣道:“使節?”

這是我登基以來第一次遇到藩屬國的使節來訪。

“馬愛卿,你給朕講講這安南國的情況。”

“是,陛下。據史書記載,安南國最早源自南越國,由秦朝著名將領趙佗所建,為當時嶺南地區郡縣制國家。後為漢武帝所滅,並納入了大漢版圖。在隨後的近千年裡,安南國時而成為中原王朝的藩屬國,時而又直接歸王朝管轄。到了我朝太祖時期,安南國王被太祖帝冊封為交趾郡王,成為了自治的藩屬國。在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孝宗以交趾進貢禮意可嘉,特下詔賜安南國名,交趾統治者為國王立國號自此始。次年,安南國王請賜國印,孝宗帝以安南國王之印六字為文賜之。”

對於安南國,我只有大致的印象,簡單而言就是後世的越南,至於其具體的歷史我就記不得了。

“馬愛卿,那現在的安南國又是什麼狀況?”

“陛下,自宋蒙交戰以來,安南國除了正常的上貢以外,雙方的聯絡漸漸減少,大約七年前,安南國由陳晃繼位,其採取了兩邊不得罪的策略,一方面繼續表示尊我朝為上,保持著良好的宗藩關係,但同時又接受了蒙古人的冊封,並遣使入貢蒙古。景定二年,蒙古忽必烈冊封陳晃的父親,也就是安南國的太上王為安南國王,陳晃為王世子。景定三年,先帝理宗再次冊封陳晃為安南國王。先帝過世時,那安南也派其在臨安的使節前來吊念,並說其國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