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間,思索著如何解決人族各部間的這種矛盾。心中再次回想起尋道子曾帶著他觀察過的兩個人族部落的情況:那兩個部落之間各自擁有對方部落所缺少的東西,可兩部落自己卻只能將對方部落缺少的東西放置,最終只能壞掉。
在默默思索中,神農卻是猛地閃過一個念頭:如果那兩個部落互相交換自己用不完的東西,那不兩個部落都能擁有自己奇缺的東西了嗎?
這一想著,神農頓覺心裡彷彿開了一扇大門,一下子亮堂了,越想越興奮,越想越高興。
隨後,神農開始組織人族各部落交換自己部落用不了的物品,並隨之逐步完善這種交換,還專門選定了日期、地點集中進行各部落間的交換,人們將這選定了交換的時間、地點稱之為‘集市’。
集市的興起,再次推動人族快速向前發展,神農於人族的功德已足夠大,在推動人族發展一事上已功德圓滿,到了該歸位之時。
這日,已是洪荒人族中心的少典部落早立起一座高臺,洪荒各部人族首領齊聚,周邊人族紛紛趕來,沿高臺四周肅穆站立。 。
一二八、三清議‘人皇’
人族少典部落,百餘萬人千高臺四周肅穆站立,而高臺下有十餘位身著月白道袍的道人手執拂塵默默肅立。
這十餘位道人卻是闡截兩教先行打理的弟子,因人族,地皇,歸位在即,須得有人先於洪荒人族做好各準備工作,故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各自遣下數位弟子先行前來打理,以迎三清枚封。
臨近午時,天空有仙樂傳來,霞光萬道,瑞氣滿空,祥雲朵朵,異香襲襲,並有金龍綵鳳出沒。
一朵七彩祥雲出現在天邊,似慢實快,轉眼即已到得高臺上空了
彩雲散開,空中現出百餘人,其中有數人端坐於異獸背上,正中三隻異獸各有一道人牽引,此三隻異獸正是那青牛,四不像和本牛,上面端坐的正是老子,元始,通天三位天道聖人。
三位聖人錯後騎在異獸背上的正是尋道子,素心,燃為三位大羅境修士,所騎坐騎為玉麒麟,戟龍獸,梅花鹿工另有一位身上投有一張獸皮,散發披肩,用一根藤條於額上束住的漢子,目光深邃,長鬚飄飄,正是已證得人族,天皇,道果的伏羲,坐於一條金龍背上,和尋道子並列站了。其後跟著一干三清門下弟子,個個或氣宇軒昂,或頭角崢嶸,或出塵飄逸,或丰神俊朗。
高臺下十餘位身著月白道袍的道人當即拜伏地上,齊聲開口呼道:“恭迎師伯太清聖人,師父(二師伯)玉清聖人,師叔(師尊)上清聖人聖駕,願師伯,師父(二師伯),師叔(師尊)聖壽無疆!“
四周肅立的人群也:“譁!“的一下全拜伏地上,默默叩首!
空中一道清朗的聲音響起:“爾等且起承!“聲音在每一個跪拜的人耳邊響起,有一種莫名的威懾直透心間,讓人不自覺的遵循聲音的內容去做。
跪伏的眾人站起,空中眾人也落到高臺之上,老子,元始,通天在準備好的雲床上坐下,旁邊有兩石臺,分別坐了伏羲和燃為。其餘弟子環侍左右。
而尋道子則邁步走到臺中,對著臺下的神農開口道:“神農上臺覲見!”
神農身著一件葛衣,也散發披肩,頭頂同樣以藤條束住,腰束看藤,足蹬草鞋,沿高臺梯子登上高臺,在老子,元始,通天三人面前跪下,大禮參拜了隨後起身面向尋道子,欲行參拜之禮,被尋道子所阻,遂立於一旁:
尋道子站於臺中,朗聲宣告:“茲有人族神農,應運而生,為民敬仰,舉為炎帝,斷木為耙,揉木為表,來耕之利,以教天下,蓋取諸益;味草木之滋作方書以療疾;作曰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教之桑麻,以為布帛;……”於此未嘗敢一日自遺也。“尋道子聲音在洪荒大地上空迴響,使洪荒生靈全聽到神農之功德:
隨後尋道子讓神農在三清面前再次跪拜,自己朗聲宣讀:“人族神農,有功天地,功行圓滿,奉太清聖人,道德天尊,混元太上教主;玉清聖人,元始天尊,混元秀,始教主;上清聖人,靈寶天尊,混牙,通天教主敕命,枚封神農人族地皇之職,坐鎮火雲洞,護結人族。爾其欽哉!”
神農當即弄謝,隨即空中響起仙樂,瑞氣千條,霞光閃爍。一團碩大功德玄黃氣望空而來,分成四份,其中最大一團落到高臺上的神農身上,沒入體內,神農也閉上眼似在體悟著什麼。而此時又有三件物品從部落裡飛來,落在高臺上,分別是一根赤色鞭子,一隻獐鼠,一斤,樸實銅鼎,空中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