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到的。”鮑叔牙十分生氣,雖然兩人是好朋友,但各為其主,忠字當先,他直斥管仲多管閒事,旁邊計程車兵也吶喊助威。管仲看看自己帶的兵太少,抵不過對方人多勢眾,就沒與他們多作口舌之爭,而是偷偷地射了公子小白一箭。這一箭正中公子小白腰間,公子小白哇地吐了一口鮮血,倒在車上,眼見活不成了。管仲一見射死了公子小白,就趕緊帶兵逃走。逃回公子糾那裡以後,覺得反正對手已死,無人爭位,於是不慌不忙地慢慢行軍。其實管仲射中的只是公子小白的帶鉤。古人的衣帶又長又寬,要用鐵或銅製的鉤子繫住,鉤子長約三寸,寬約一寸,這帶鉤替公子小白擋了一箭,使他倖免於難。公子小白十分機靈,當時為了迷惑管仲,他就假裝受傷,口吐鮮血,倒在車上。等鮑叔牙等人一哭,他才睜開眼睛。於是,鮑叔牙率領大家抄走近道,日夜兼程,很快就到了齊國的都城臨淄。
鮑叔牙要立公子小白為國君,但大臣仍不太同意,一是因為公子糾居長,二是由於他們已派人前去迎接公子糾。鮑叔牙卻提出了數條理由說服大家立公子小白:一,齊國已經歷了兩次連年的內亂,弄得國庫空虛、國家衰弱、民不聊生,需立一位既賢明又有能力的君王來撥亂反正,治理國家,公子小白正是這樣的人物;其二,如果立公子糾為國君,魯國必定索要報酬,齊國現在國庫空乏,已無法滿足魯國的要求。過去鄭國讓宋國立了公子突,結果宋國年年索賄,弄得鄭國疲於應付。齊國一定不要重蹈鄭國的覆轍。齊國大臣們覺得有理,就同意了鮑叔牙的意見,立公子小白為國君,是為齊桓公。
齊國立君後,鮑叔牙就派人去對魯國說:“齊國已立了新君,請交出公子糾來。”魯莊公非常氣憤,況且魯國的軍隊已到了齊國的地界,怎肯罷休?齊魯兩國就在乾時(臨淄附近)開戰,結果魯軍大敗,並丟失了汶陽等國土。齊軍還不肯罷休,接連進逼,要求殺死公子糾,交出管仲。
原來,鮑叔牙已向齊桓公多次陳述,說明自己在政治、軍事、外交、治理民事、團結各類人士等五方面都不及管仲,認為管仲是普天下難得的人才,要求桓公拜管仲為相國。起初桓公不肯,認為管仲射了他一箭,是不共戴天的仇人,一定要殺死他。鮑叔牙說:“您是要殺死一個仇人呢?還是要霸業呢?殺死仇人易,建千秋霸業難。您如果殺死了管仲,不僅失去了一個曠世難得的人才,還會使那些與您有嫌隙的有用之士遠遁而去。如果您能使用管仲,您不僅有了棟樑之材,還可有求賢若渴的美名,有一技之長的有用之人都會來投奔您。請您細細地想一想。”經過鮑叔牙反覆勸說,齊桓公終於下了決心,要回管仲,幫助自己治理國家。所以才不要魯國殺死管仲,定要他們交出人來。
魯莊公頂不住齊國的軍事壓力,只得逼死了公子糾,交出管仲。魯莊公的謀士施伯說:“管仲是有本領的人,要麼為我所用,要麼殺了他,不能放虎歸山。”齊國的使者要求說:“管仲是齊君的仇人,齊君要親手殺死他,與其你們殺死,得罪齊君,不如讓我帶回去由齊君處死。”魯莊公本無主見,就由使者把管仲帶了回去。
把國家託付給仇人(3)
管仲坐在囚車裡,心想齊桓公不讓魯莊公殺死自己,肯定是鮑叔牙的主意,魯莊公用不了幾天就會後悔,萬一追上來可就麻煩了。他就編了一支歌,讓士兵們愉快地唱著,消除疲勞。他們日夜兼程,終於越過了魯國的邊境,來到了齊國。魯莊公果然後悔了,急忙派人去追,但已經晚了,等追兵來到邊境,管仲等人剛剛過去。
到達齊國以後,鮑叔牙把管仲放出囚車,迎入國都。據說桓公為了表示對管仲的尊重,在接見管仲之前,齋戒了三天,沐浴了三次,足見其虔誠和隆重。不久,齊桓公就正式拜管仲為相國。
魯莊公聽說齊桓公拜管仲為相,感到自己受到了輕汙和戲弄,就厲兵秣馬,想去報仇。齊桓公聞訊之後,也想先發制人。管仲認為桓公剛剛上臺,百廢待舉,諸事未理,不宜輕易動兵。但桓公正年輕氣盛,想顯一顯能力,壓一壓眾人。齊軍在魯國的長勺與魯軍開戰,由於指揮失誤等諸種原因,齊軍大敗。齊桓公吃了這次苦頭,反倒冷靜下來,按照管仲的想法一步步地治理內政。
管仲首先在經濟上實行改革,打破西周以來井田制的限制,實行按土地肥瘠分等徵稅的實物稅制;在內政上實行“參國伍鄙”制,強化了國家的權力;在軍隊建設方面採取以兵器贖罪的方法,加強了軍事力量;在人才選拔上實行“三選”制,網羅了人才,擴大了統治基礎。就這樣,齊國迅速強大起來,齊桓公“霸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