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想法在市裡也是有一定的市場,無他,往周邊發展,只要是在發展範圍內的地塊不需要費神就可以飆升,是解決財政增收的一個辦法。
但這些人同時也就習慣性的忽略了一個大問題:拆遷。
以原有城區為依託,不管如何規劃,這些地方都是人口相對聚集之地,而拆遷工作已經成為天下第一難,何況依託原有城區,那拆遷物件就不是幾千,而是以萬為單位計,這麼大的拆遷物件,其困難程度不用說也清楚:要麼因為拆遷補償很難達成一致而讓實施的時間一拖再拖,要麼因為手段太過於激烈而出現大問題,而被曝光,也很難快速推進,事實上也就很難快速轉讓大片地塊,讓財政收入能夠在短時間大幅提升。
而陸政東的方案不但整個面積比依託原來城區大很多,可以從容佈局,中央提出中部崛起,省裡也希望省城要承擔起中部中心城市的重擔,確立以高階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為目標的區域核心城市。那麼首先就要在城市規劃和建設上要有大手筆出來,陸政東的這個觀點更符合這樣的趨勢,而且更重要的這樣大的面積實際上需要動遷的人數和規模遠遠小於依託原有城區,也能較好的儲存這座有著悠久歷史的名城的主要風貌,有利於進一步的發展旅遊業。
當然陸政東的方案不利之處也是有的,那就是省城的財政資金會更為吃緊,畢竟前期的市政等基礎設施必須要政府承擔,有些眉目了,才會有金鳳凰願意飛進來。
兩者權衡下來,羅善政和馬立成還是覺得陸政東的觀點更好。
可是周書明的態度羅善政和馬立成也不得不考慮,如果周書明不支援,那事情就會相當的難辦。
省裡兩位領導的觀點不一樣,那註定就是一場神仙架。
羅善政也能感覺到陸政東現在和在西部辦副主任位置上的時候有些不一樣了,有些昂揚奮發的那個陸政東稜角似乎消失了不少,取而代之的是深沉含蓄背後的老辣,這樣如此流暢的轉變到新的角色上也讓羅善政感到吃驚。
甚至他感覺周書明在很多事情上似乎都在受著陸政東的牽制,很多時候不得不尋求和陸政東的妥協,而且很多時候陸政東看似主動在向周書明尋求妥協,可是在這樣內斂低調尋求妥協的背後隱藏著巨大的反彈能量,陸政東是嫻熟的運用著以退為進的策略,而隨著時間的變化,隨著陸政東在被貝湖的地位越來越穩固,陸政東肯定也不會一味的如此,只是在陸政東認為事關原則,或者事關大局的時候,這種反彈肯定會顯露出來,不會石破驚天,但肯定是後勁十足
省裡邊兩個主要領導都存在不同的看法,在兩人沒有徹底的在這事上把分歧掰開之前,都不會把分歧公開化,不入局中,不仔細琢磨,你很難揣摩品味出其中不一樣的味道,很隱晦,但是你卻能意識到這中間涇渭分明。
眼見得省城也許就又要變成兩人觀點交鋒的所在,若是其他副省級城市,倒還可以超然一些的對待,而對於已經舉步維艱的西原,如果沒有省裡的支援,那事情根本就很難想象,這兩尊大神他是誰也不敢得罪,誰也得罪不起,一想到這個,羅善政想到這裡就覺得頭大如鬥
第58章分歧初現(二)
當然,羅善政也知道,頭大是頭大,可是省城畢竟是副省級城市,自主性和獨立性比起地市來還是要強得多,而且這也凸顯出省城的重要性,如果在省城上陸政東再得分,那周書明就不得不擔心他支援陸政東。
安新是陸政東的根據地,對陸政東的支援自不用說,如果省城再主要支援陸政東,省裡的兩個最重量級城市的支援,實力絕不容小覷,加上其他地市原來楊凌峰的一些舊部的支援,陸政東也就兵強馬壯了,這絕對不是周書明所願意見到的。
所以對於周書明來講省城不容有失。對陸政東來講如果贏得省城的大力支援,意義也非常重大。
誰能贏得省城這一環,關鍵也就在他身上。
他肯定也要權衡利弊,一是看誰的觀點能夠更適合省城,更能促進省城更健康更有效的快速發展,還有一點他也不得不考慮——那就是對其今後仕途的發展誰對他更有幫助。
雙方都對省城志在必得,這對於他而言,也並非完全是壞事,這樣省城以及他的重要性就凸顯出來了,這也就給了他騰挪迴旋的餘地,是這中間如何把握,如何巧妙把雙方的火力中和掉,不得不在雙方觀點中搖擺和調整,尋求著平衡,最終達到最有利的結果,可是要殺死他和省城一班人的無數腦細胞了
陸政東也不希望這樣的情況出現,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