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部分

一峰”的虞允文,他在海陵王進攻南宋的時候,受命於危難之中,在採石打敗海陵王,力挽狂瀾。另外還有歐陽修以及沈括,都曾經帶兵打仗,但是戰果都不是很好,戰敗的記錄很多。李綱作為一個並不精通戰陣的文臣,平時不知兵,臨時抱佛腳,在國家社稷危難之際,有效組織了東京保衛戰,成為書生領兵的一個很好的範例。

宗望的進攻雖然很凌厲,但在李綱領導軍民的頑強死守下,並沒有在軍事上佔到多大的便宜。況且,由於宗翰領導的西路軍被阻於太原堅城之下,東路金軍等於是孤軍深入到東京。此外,在東京城內守城的宋軍在數量上已經遠遠多於只有六萬人的金軍,宋軍中的精銳西北前線的軍隊以及其他各路勤王的軍隊也陸陸續續趕來。

在這種形勢下,只要宋朝的君臣團結協作、同仇敵愾,是完全有機會打敗金軍的,至少是可以先在東京堅守,慢慢把金軍的銳氣耗盡,就可以立於不敗之地。

范仲淹石像

但是,宋欽宗懦弱的性格以及鼠目寸光的眼界,斷送了打敗金軍的機會。宋朝的大臣們從金國滅亡遼國的戰鬥中領略了金軍摧枯拉朽的戰鬥力,也是畏敵如虎。宋欽宗不相信宋軍可以打敗金軍,源源不斷的親王軍隊的到來只是增加了他求和的資本。

這不禁讓人想起抗戰初期國民政府中抗戰與投降的鬥爭。“盧溝橋事變”後蔣介石在廬山發表了談話,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