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部分

馬力。電力節省了大批人力和物力,改善了操作環境,減輕了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效率,引起了社會生產的重大變革。到19世紀後期,美國電力工業的發展超過了老牌資本主義的英國。《物理學與技術史》一書的作者在論述“電氣化的產生”時指出:“電能為工業和交通運輸業提供能量。電氣化解決了能量的輸送和拖動問題,從而在機械化和自動化的基礎上對國民經濟和它的技術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使生產力得到了飛速地增長,就其後果來說並不亞於工業革命”。這是對由新的照明系統帶來的電氣化的偉大意義的恰如其分的、最好的闡釋。

六 一場激烈的“電流戰”

敗也是我所需要的,它和成功對我一樣有價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後,我才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麼。不斷地尋找自然的秘密,並利用它來造福人類;且一切都當朝光明的一面邁進。

——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

19世紀80年代中期,愛迪生的電燈事業獲得了成功,這一成功比以往任何成就給他帶來的聲譽都大。在80年代中期以前,他很少有失誤,中期以後,儘管他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失敗也是屢見不鮮的。愛迪生最不值得稱讚的行為之一就是他批評交流電,說它有副作用,可能造成死亡與損傷,但他未加具體說明。所以有人說,“像他這樣一個自己搞出了許多發明創造的人竟然對別人的新發明大加攻擊,這是很矛盾的事。”他反對使用交流電而贊成直流電,因而在一場激烈而固執的論戰中敗北。在這方面,反映出了愛迪生成為名人之後漸漸滋生的頑固守舊的缺點。

西奧蘭治的新生活

1884年愛迪生37歲。這一年對愛迪生來說,是他悲傷的一年。

愛迪生從1881年冬開始,在紐約居住的時間越來越長,相對在門羅公園的時間越來越短。他的妻小都住在紐約,老家門羅公園成了專供夏天避暑的地方。愛迪生全家在門羅公園度過了幾個夏天。1884年夏天,瑪麗·愛迪生在這裡患了傷寒,這是一種危險的疾病。起初以為她只不過是受了點涼,吃幾服藥就會好的。因此,正在紐約奮戰的愛迪生沒有去看她。瑪麗的妹妹愛麗絲和醫生們每天盡力看護,一直在床邊陪伴。

不久,夫人的病情惡化,愛迪生也有好幾天沒有去研究所了。愛迪生被人笑做“工作蟲”,他不到研究所來是很少有的事情,所以同事們都很擔心。愛迪生夫人康復的希望落空,1884年8月9日凌晨,瑪麗·愛迪生去世。在住宅中舉行喪儀後,就把棺柩運到一個小車站上,由火車送到她兒時的家鄉紐約克。她去世的訊息是8月16日發出的:著名發明家愛迪生之夫人突於本月九日星期六於新澤西門羅公園逝世。十二日下午舉行喪禮,到賓客400餘人。其中有愛迪生公司經理愛登,副經理約翰遜,勞雷,德納瓦洛與羅斯福等人。弔客致送鮮花極多。她被埋葬在紐約克快樂山的墓地上。

愛迪生夫人去世後給他遺下了三個幼年的孩子,11歲的多特,8歲的小阿爾瓦(ThomasAlva Jr 。)和6歲的威廉·萊斯(William L。)。妻子的謝世,使他感到了從未有過的孤寂。然而他不得不繼續工作。他是不能因此而把工作停頓下來的。他把他的住屋租給了威廉姆(William )和霍爾澤(Alice h olzer ),把孩子們送到紐約去,託外祖母史蒂威爾代管。

門羅公園所能給予那發明家的除了悲傷的回憶外別的什麼也沒有了,他於是把那些機件、藥品、儀器等統統搬了出來而把它捨棄了。

幾年之後這所老屋因為受到雷擊而焚燬了,賓夕法尼亞鐵路旁的那所舊時的電燈廠也燒燬了。在愛迪生搬出後是農夫們搬去居住的。

實驗室樓上的那間大房間租出作為跳舞會之用。休西(L。m 。Hussey )利用它作為他的管樂隊的總部,並在室後搭起了一個舞臺。樓下的一層曾一度充作牛棚。這所古老的建築物漸漸地分散了,木料也給拆了去建築近邊的房屋,最後也就倒塌了。

那所磚築的機器廠的東頭改成門羅公園消防處堆儲雜物的儲藏室。另一端也曾一度充作牛棚。有一個名叫麥康納爾(Thomas j 。McConncl )的農夫住在那間玻璃小室裡,在那草場上養了許多豬。後來一家姓威爾考克斯(Willcox )的搬進那以前的辦公室的屋中來,並且在屋中養了許多的雞。

在1884年和1885年之間的歲月中愛迪生的生活是寂寞單調的。瑪麗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