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琴聲在船艙中迴盪。
眾人回味,美啊!
緊接著,悠長富有惆悵的琴聲傳來。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如煙開口了,聲音之動聽跟那旋律甚是搭配。相應的,第一句詩詞也被她唱出。稍作停頓,一是配合這旋律,二是讓眾人覺醒。
什麼?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這句子……
眾人的思緒完全上升到了一個臺階,沒時間發表此時此刻的感慨。因為,音樂美、歌聲美、詩詞更美。緩緩地閉眼,全身心的投入到享受之中。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惟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一遍唱完,婉轉聲音,悠遠留長。
還在陶醉,那就再來一遍!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還是不夠,第三遍!
就這樣,如煙一而再再而三的彈奏吟唱。眾人都是閉著眼睛,沒有一點的聲音發出……
蘇木之前就說過,這首《水調歌頭》拿出來太可惜了。不管什麼朝代,什麼人評價這首詩詞,它都是描寫月圓之夜當之無愧的NO.1。
用這首詩詞壓軸,完全可以將此次月圓聚會推向史無前例的高度。
鐺……
如煙不想再唱,直接用力撥動了一下琴絃,讓沉醉的大家回過神來。
猛然間,眾人如從天堂來到了地獄。
意猶未盡,但怎奈已經結束。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沒有任何人評判,但眾人紛紛回味的吟出,那是對這首詩詞最直接的肯定。
“我問你們,蘇木之才,誰人能比?”如煙站了起來,看向眾人大聲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