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而言之,十幾年前金國崛起之時的那種所向披靡,到處開疆拓土的形勢,已經停滯不前,國內外的各種暗流開始蠢蠢欲動。
可以這樣說,如今的大金國,正處於一個國運的轉折時期。如果處理得當,金國將繼續上升;如果處理不當,金國可能開始往下沉淪。
在這種情況下,金國國君完顏吳乞買決定,把全國的兵力集中在陝西地區,與宋朝的軍隊決戰。
假如勝利,金兵將乘勝追擊,徹底殲滅南宋,繼續金國的上升勢頭。
假如失敗?這個後果太嚴重了,有些不堪設想!
只不過,對於與宋朝之間的戰爭。需要去考慮過失敗這個問題嗎?
宋朝的秦川地區,古時也叫做河東(黃河的東邊)和關隴地區。這裡對於南宋而言。有著多重意義。
第一這裡民性強悍,勇武趕戰,是招募兵卒的最好的地方。
這些地區的一些土著族姓,例如折家種家楊家劉家等等,從五代十國時期一直延續到北宋朝,都是以世代將門著稱的。
所以,雖然宋朝已經南遷,想要建立一支可以抵抗金軍的勁旅,必須儘可能保留這個最好的兵源所在。
第二這個地區是宋朝廷很重要的錢糧基地。
蜀地是漢人最後的避風港。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每次漢人面臨滅頂之災時,四川這塊腹地之中的腹地就會產生作用。既能避難,還能提供復國的錢。
第三這個地區是長江的上游地區。一旦這裡失守,金兵就可以從長江乘船順勢而下,處於長江下游的江南地區勢必難以抵擋防禦。
毫不誇張地說,即將在川陝地區發生的連續幾場大戰,其實是金宋兩國國運的一次大碰撞,哪一方輸了都會開始往下沉淪,甚至是萬劫不復。
在這場國運對碰的大戲中,知樞密院事秦川宣撫使張浚大人成為了前半段的主角人物,因為是他一手主導了戰爭前期的程序。
在建炎三年,朝廷剛剛平息了劉苗叛亂的時候,平叛功臣之一的張浚就向高宗皇帝提出,秦川之地乃是朝廷的根本,需要預先籌謀。
張浚能夠在這個時刻預判到金宋兩國的軍事走勢,提前向高宗皇帝提出正確的意見,確實難能可貴,眼光獨到。
就這樣,張浚並沒有帶一兵一卒,也沒有向朝廷提出錢糧的申請,只是帶上幾個隨行下屬,輕騎進入西北,開始了一段波瀾壯闊而又曲折離奇的經歷。
不是張浚不想提出申請,而是以當時建炎朝廷的困窘,申請了也沒用。
當然,張浚也不是什麼都沒帶,他帶了高宗皇帝給他御筆親題的五個大字:“許便宜行事”。
這五個字用白話文說,就是“你想幹嘛就幹嘛,自己抓主意。”
實際上,皇帝給出的這五個大字,比尚方寶劍還要好使。
所謂的備戰,說白了就兩個字:“錢兵”。
對於“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