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哥呀!”至於她到底說誰家四阿哥,各人聽了,都有各人的想法。
弘緯沉著臉,不肯說話。{shuKeju }看小說就去……書%客)居弘經則皺眉,“單單把永璋留下,往後,他們兄弟,怕是要離心了。”老四這不是專想叫人窩裡鬥嘛!嗯,這個主意不錯!
弘琴冷笑,“天家兄弟,幾個有真情?”
弘經認真搖頭,“話不能那麼說。()兄弟反目,是被逼無奈。如有可能,誰願意孤家寡人一輩子,連手足見面,都要互相猜忌呢?你不看皇阿瑪跟十三叔,就很好嗎?”
弘緯點頭,“先帝與裕憲親王也是兄友弟恭。”
弘琴聽了,嘎嘎大笑,“你說先帝跟裕憲親王兄友弟恭?兄友就算了,還弟恭?他一個皇帝,高高在上,他恭的起來,裕憲親王敢受嗎?”
弘經看著妹妹嘆氣,“你呀,都十二歲的人了,還是這麼不拘小節。先輩那些事,就別再說了。還是眼前的好。”
衲敏在一旁,冷眼旁觀,淡淡開口,“反正也說開了,索性說透了吧。先帝對裕憲親王確實是不錯的。裕憲親王也確實做到了賢王。雖然,他比先帝年長,但這兄弟二人,貴在互相信任。你們總說天家無情,怨這個不好,那個猜忌。你們可知道,民間兄弟,為了爭那兩畝三分地,還鬧出過人命呢!但凡是有人的地方,就少不了爭鬥。難得是相互扶持。寶貝,你也別老提理密親王如何如何。也不想想,同為太子,為什麼明仁宗監國二十年,經歷同母弟漢王多次陰謀,最後,還能安全登上龍位?要知道,威脅他的,也是嫡子。可比理密親王當時眾多庶弟,地位要高的多。多少次,明仁宗身邊,幾乎連個能說話的人都沒有。理密親王年輕時,先帝是如何寵愛於他?明仁宗做太子時,明成祖又是對他如何不滿?想想人家,比比自己,別老覺得你二伯委屈。他要是學明仁宗,處處仁厚賢德、廣積人脈,別說庶出兄弟,就是再來十個八個同母嫡出的兄弟,也未必能把他拉下馬來。為什麼先帝那麼喜歡‘仁’字,需知,仁者無敵。以後,別老為你二伯叫屈了。囂張跋扈,不知收斂性情,這樣的儲君,誰都不喜歡。”
弘琴捱了一頓訓,訕訕答應,低頭不語。
弘緯看不過去,出聲安慰,“皇額娘,其實,當年太子,還是不錯的。”
弘經一笑,“二伯人還是很好的,就是壓力太大,生生把人壓歪了。”
衲敏笑著搖搖扇子,“太子有幾個不是這樣?有句俗話,叫做‘多年的媳婦熬成婆’。二把手,是那麼好當的?當年先帝立儲太早,又過早叫太子參與政事。立下儲君,而令其他皇子分權,這樣的做法,本身就有待商榷。加之太子無母,從小就缺乏安全感,對其他兄弟心生敵意,在所難免。話說回來,先帝的嬪妃,也太多了些。單算生下孩子的,就幾十號人。那沒生孩子,或是沒有名分的,更是數不勝數。想想我都發愁,將來這些嬪妃們去了,光是墓地,都不知道得佔多大一塊兒地。”
弘琴本還覺得委屈,聽皇后最後一句話,噗嗤一聲笑了。弘緯臉色暗紅,低頭不說話。弘經則是淡淡笑笑,搖搖頭,“皇額娘,這個您不用操心。禮部自然會安排好的。”
這娘幾個在仁和堂說閒話。雍正在前頭養心殿裡,跟幾位大臣發愁。
禮部尚書先站出來,“皇上,此去西洋,搖搖萬里,路途艱險,不亞於西藏一行。皇子貴重,怎麼能讓他前去呢?”
兵部尚書則不以為然,“我大清,馬上立天下,皇子從小,就要學習騎射。如今,有皇子自願為我朝開疆拓土,乃是國家幸事。有何不可?”
這倆人在那裡你一句我一句鬥嘴,雍正心裡也是天人交戰。弘喜要求出使西洋,目的很明確:一,他受洋先生威爾遜的影響,對西洋那塊土地,很是神往。二,他想借機,逃離弘曆與熹妃計劃。畢竟,扶一個皇子上位,比扶一個皇孫容易。自己只要還在京城,就難免陷入他們圈套。這也是為什麼,他寧肯用拙劣的計謀,也要向雍正挑明母兄詭計的原因。這孩子看的很清楚,只要自己不胡亂作為,皇后一脈,不會輕易動他。為今之計,就是遠離,方能保全。
十三、十四站在一旁,看禮部、兵部兩方鬧騰。直到倆人都渴了,十四才嘿嘿一笑,對著雍正拱手,“四哥,叫小十二去吧。咱們家孩子,哪個不是很小,就開始歷練了?再說,這孩子聰明,除了見見那歐羅巴人,說不準,還能偷兩套槍械製圖來,好叫弟弟們研究研究。不是弟弟說,那西洋製造的火器,就是比咱精巧。”
雍正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