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5部分

參透的《希聲譜》。

更有傳聞稱,她的琴聲有神魔之力,故而她即使是孤身一人,卻叫自己投靠的那人親率千軍萬馬都拿她毫無辦法,任她取了胡良弼的性命。

這樣一位高手,自己擋得住麼?

元愷不敢多想,紫竹笛橫到唇邊,“嗚”地一聲吹響。

元愷是一個想法頗多的人,他做為樂師最拿手的一支曲子旋律高亢跳躍。有很多諸如花舌飛指之類的技巧,令聽者心神恍惚,雜念叢生。甚至於產生幻覺。

這便是樂笛隨主。

元愷此時吹的正是這支曲子。

笛聲並不針對哪一個人,飄向了紀家軍的戰船,可謂是聽者有份,他想以此來剋制顧文笙。

王十三一看,好乾脆,這連一言不合都省了,直接大打出手。那他還客氣什麼?有樂師在,他當然要向著樂師招呼,大喝了一聲:“姓元的。看刀!”

元愷曉得他厲害,向後退了退,笛聲未停。

王五搶先抬刀,“當”的一聲。將王十三的刀格住。叫道:“十三弟,別衝動,若非我們,你到現在還被矇在鼓裡,為王光濟賣命!”

王十三並不答話,躍身躍上,手裡長刀翻飛,頃刻間已同王五過了七八招。

元愷的笛聲對王十三有影響。但短時間內並不足以令他實力大打折扣,當初王十三為練習抵抗樂聲的本事。沒少忍受元愷魔音灌耳,那時候,誰都不曾想到會有這麼一天。

一旁的王六、王九等人不用等王五不敵落到下風,便知道他不是王十三的對手,王六上前助陣,其餘人將王光濟團團圍住。

文笙按指輕搖,指下虛實不一。

據應天塔裡的琴書記載:琴之妙趣,半在吟猱。

如今的樂師們看重技巧,只他們研究出的吟猱指法就不下百種,加上前世傳下來的,可謂五花八門,花樣繁多。

她現在正在彈的這《探花》,雖然講究曲意在先,對吟猱仍有不少考校。

安閒自如,謂之緩猱;迴旋九轉,謂之長吟……

這支曲子文笙一直無法以其它旋律代替,大約便是因為,它要的就是這樣一種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姿態,任你刀山火海,血濺於前,我自意緩氣舒,不疾不徐。

很快,元愷周圍幾個意志薄弱,對樂聲沒什麼抵抗的手下忍不住掩口打了個哈欠。

就像會傳染一樣,那船上覺著困頓的人越來越多。

王五覺出不對,百忙中大叫了一聲:“都他娘打起精神!”

五六亦催促道:“快快!所有的船衝上去,打斷她,別叫她再彈下去了。”

他兩個正同王十三激烈搏殺,抽不開身指揮。

不過今日來的人都是鐵了心要跟著他們投奔鍾天政,聽到王六傳下命令,蜂擁上前,撞向文笙所乘的大福艦。

王光濟招攬的多是土匪水寇亡命之徒,這些人經由飛雲江,而後又轉戰東海,都有一身好水性,打水戰也有經驗,他們根本不怕落水,甚至趁著天黑主動跳入海里,想從水下做手腳。

混亂中,影影綽綽又有幾條大船如鬼魅般出現在海面上,向著元愷的船隊靠近過來。

“撲通”連聲,元愷船上倒下了數人,如此嘈雜兇險的環境下,他們竟是被一曲《探花》彈得睡著了。

到這時候元愷也覺著眼皮上像壓了座大山,不由地停了紫竹笛,叫道:“快,把人都喚醒!”

還閒著的只有王氏幾兄弟,王九顧不得控制王光濟,回身使勁兒踢了踢腳下一人,那人翻了個身,砸吧了一下嘴,繼續接著睡。

王九簡直快瘋了,也不管睡著的是自己人,一刀砍在他背上,劃出道長長的血口子,喝道:“都他孃的醒醒!”

睡著的人登時“哎呀”一聲疼醒,王九在船上東奔西走,看到昏昏欲睡的便斬上一刀。

再加上王十三和王五、王六戰成一團,打鬥正酣,船上不能更亂。

就在這時,元愷、王五等人的後軍當中,突有一道響箭升空,隨著一聲刺耳的尖嘯,夜空中出現了一道紅色火焰,煞是璀璨奪目。

這訊號不知是何人所放,方圓數里之內估計都看得到。

有這種東西出現往往不是好兆頭,李曹連聲下令:“快!不要戀戰,衝出去!”

秦良羽手提長刀,自大福艦一躍上了李曹的戰船,叫道:“錄事,東夷人殺上來了。”

李曹平時看著沉穩好說話,一到帶兵打仗也是匪氣十足,聞言啐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