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雲天和朱瞻基此時躲在後院的一個地下室裡,像李雲峰這樣的大戶人家,尤其是生意人,都會在家中修建地下室或者密室以備不時之需,關鍵時刻可以用來保命。
面對濟寧府府衙和濟寧衛突如其來加強搜查一事,李雲天立刻意識到漢王的人一定是發現了韓魁的身份,這意味著對方的盤查將更加嚴格,朱瞻基想要離開這裡也更為不易。
“看來,也只有採用那個辦法了。”沉思了良久後,李雲天禁不住攥緊了右拳,口中冷冷地低語了一句,現在多在濟寧府待一分鐘就多一分鐘的危險,他必須要讓朱瞻基儘快離開。一
第229章 李代桃僵
“殿下,這是下官所能想到的唯一一個穩妥的法子,還望陛下恩准。讀蕶蕶尐說網”朱瞻基的房間內,李雲天衝著他一拱手,沉聲說道。
“李御史,此事太過兇險,還是從長計議為好。”朱瞻基的臉上充滿了驚愕的神色,沉吟了一下後否定了李雲天的計劃。
李雲天剛才告訴了朱瞻基一個李代桃僵之計,準備假扮朱瞻基引開漢王的人,然後朱瞻基趁機隨著雷婷乘船北上。
此事事關重大,一旦敗露的話後果不堪設想,故而為了穩妥起見李雲天唯有親自出馬,以策萬全,另外這也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向朱瞻基效忠的機會。
只要朱瞻基離開了濟寧府的地域,那麼以後的路程就會輕鬆許多,因為漢王在地方官府的影響力甚微,能安插的人手也有限。
因此,除了濟寧府知府外,運河北上路程的沿途州府官員十有yankuai不會是漢王的人。
而沒有當地官府的配合,駐守在州府的那些衛所即使聽命於漢王,也沒有辦法封鎖進京的道路,因為這已經超出了他們的職責範圍,地方治安歸地方官府管理。
所以在李雲天看來最危險的路段就是濟寧府的地域,濟寧府知府和濟寧衛指揮使都是漢王的人,兩人聯起手來在濟寧想怎麼折騰就怎麼折騰。
為了使得漢王的人放鬆警惕,最穩妥的辦法就是“洩露”朱瞻基的行蹤,進而引發對方的追捕,把他們的注意力都吸引過來。
當然了,被洩露行蹤的朱瞻基是李雲天假扮的,真正的朱瞻基可以趁著漢王的人將精力都集中在他的身上而搭乘雷婷的船離開。
可如此一來,作為誘餌的李雲天無疑是凶多吉少,漢王的人屆時會全力追剿他,這可是一項九死一生的危險任務。
朱瞻基自然清楚李雲天的這個主意是目前最佳的辦法,不過他不想讓李雲天去送死,對他來說像李雲天這種既忠誠又有能力的官員可遇不可求,以後還想委以其重任。
“殿下。”李雲天見朱瞻基否決了他的計劃,心中不由得一喜,看來朱瞻基並不想他去送死,隨後雙腿一曲跪在了朱瞻基的面前,語氣決絕地說道,“殿下乃大明未來的天子,大明的江山社稷離不開殿下,下官既然是朝廷命官,理應為大明盡力。”
“李御史,倘若能平安度過此劫,本宮必不負你!”朱瞻基見李雲天甘願為了他去冒險,心中不由得一陣感動,走上前關切地將李雲天扶起來,動容地說道。
所謂患難見真情,別看朝廷裡的那些官員平常一個個將忠君愛國掛在嘴邊,可真的到了生死時刻,又有幾個能真心為皇帝盡忠的?
遠的不說,當年永樂帝靖難攻入了南京城,朝中不少原先認為永樂帝是叛逆的大臣**之間順風轉舵,紛紛拋棄了建文帝投奔到了永樂帝的門下,像方孝孺等效忠建文帝的大臣實在是屈指可數。
如今,李雲天為了讓朱瞻基脫險而情願當這個九死一生的誘餌,對朱瞻基的忠誠已經不言而喻,朱瞻基非常慶幸永樂帝和洪熙帝給他留下了這麼一個既忠心皇權又有能力的臣子。
“殿下言重了,下官只不過是做了應做之事。”李雲天聞言雙目不由得閃過一道不易覺察的亮光,隨後畢恭畢敬地向朱瞻基一拱手。
有了朱瞻基剛才的那句話,他以後的仕途必將一帆風順,大明還有比皇帝更大的靠山嗎?
不過現在考慮以後的事情還為時尚早,李雲天要想以後在官場上平步青雲,必須要解決了眼前的這個令他頭疼的麻煩。
離開了朱瞻基的房間,李雲天前去找了李雲峰,與李雲峰在屋子裡嘰裡咕嚕了好一陣,也不知道兩人在商量什麼。
夜幕將領後,李雲峰悄悄派出了一個本家兄弟去了碼頭,交給雷婷的一名心腹侍女一封信,信裡是李雲天的行動計劃,需要雷婷來配合。
由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