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遠,委屈你了。”李雲天豈能不清楚楊雲貴的用意,心中不由得一陣感動,衝著他舉了一下酒杯後一飲而盡。
如今,跟隨著李雲天的人紛紛升官發財,別的不說,單單李滿山和李大牛,短短的六七年時間裡就一躍成為了京城裡小有名氣的一號人物。
以楊雲貴的才華,如果他留在李雲天身邊做事的話現在的成就絕對在李滿山和李大牛之上,可他卻甘願默默無名地頂著都察院經承一職暗中經營著李雲天的情報網路,絲毫也不為名利所動,像他這樣才華橫溢但又甘於寂寞的人實在是罕見,也是李雲天之福。
李雲天自然不會讓楊雲貴白白地在那裡付出,他不僅讓楊家的人進入了九州商會當執事,而且幾名楊家子弟還是講武堂的一期學員,在此次交趾平叛中皆立有大功,論功被封為了世襲百戶。
楊雲貴見狀笑了笑,一仰首也喝光了杯中的酒水,李雲天現在已經貴為堂堂的侯爺,但依舊與他稱兄道弟,單憑這一點他就覺得自己沒有跟錯人。
六月初一,講武堂錦旗招展、鑼鼓喧天,大校場上黑壓壓地立著眾多身穿黑色軍禮服的學員,神情興奮地聚在那裡聊著天。
今天,講武堂一期和二期學員正式畢業,他們將在今天得到正式的軍銜,成為一名真正的講武堂武官。
值得一提的是,講武堂二期學員是李雲天去交趾之後招募的,一共有一千五百餘人,其中七百多人是透過新式武舉從兩京十三省招收而來的,兩百多人是大明皇族和勳貴子弟,另外六百人是李雲天從驍武軍中提拔的,與透過武舉考試的人一同進入講武堂學習。
時至今日,講武堂二期學員已經順利完成了課程,他們將於一期學員一起被授予軍銜和軍刀。
與第一次講武堂學員招收不同,由於當時李雲天在交趾接連取得了安梁縣城、落葉坡和諒江府三場大勝,故而講武堂第二次武舉考試在兩京十三省內引發了熱烈的反響,吸引了大量年輕人前去報考,充分保證了生員的質量。
而且,大明的皇族和勳貴也因為那三場大勝改變了對李雲天和講武堂的看法,很多人將嫡子送進了講武堂。
尤其是朝中的那些勳貴,更是叮囑進入講武堂的子弟要守規矩,千萬不要在講武堂惹事,以免被趕出來。
作為大明的高階武官,勳貴們自然是清楚李雲天交趾平叛的險惡,可誰也沒有想到李雲天竟然在短短的時間裡就用那些殘兵叛將酣暢淋漓地打了三場勝仗,逼得交趾叛軍不得不退回交州府採取守勢。
很顯然,李雲天的軍事才華超出了朝中勳貴們的想象,即便是英國公張輔在公開場合也毫不吝嗇地表達了對李雲天軍事才能的欣賞和肯定。
自從李雲天在交趾取得了三場大勝後,在勳貴們看來他已經在交趾站穩了腳跟,這意味著李雲天度過了在交趾最困難的時期,因此紛紛看好李雲天能取得交趾平叛的最終勝利。
而一旦驍武軍成功平叛,李雲天肯定會得以加官進爵,講武堂的規格也會水漲船高,在李雲天的推動下十有八九會成為大明武官的最高學府。
故而那些勳貴讓家中子弟進入講武堂既是給李雲天這個面子,同時也是一種身份和地位的炫耀,畢竟誰也不想在這件事情上被邊緣化。
其實,面對這種情形最開心的並不是李雲天,而是宣德帝。
宣德帝雖然信任李雲天,但更希望看見驍勇善戰的驍武軍中有皇族和勳貴子弟執掌兵權,這樣一來他也就能更放心,防止驍武軍因為李雲天而尾大不掉。
第543章 授銜
“皇上駕到!”
就在講武堂大校場上那些學員興致勃勃地談笑著的時候,一個有些尖銳的桑聲從大門處傳來,只見李雲天和福王、張輔、周徵等人簇擁著宣德帝走來。
見此情形,原本還聲音嘈雜的大校場頃刻間鴉雀無聲,學員們紛紛自動整理著佇列,很快就排出了一個個整齊的方陣。
由於這是講武堂的第一次畢業典禮,李雲天當然希望辦得隆重熱鬧,因為他不僅請來了京城的勳貴,而且還搬來了宣德帝。
“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當宣德帝在大校場前方搭起的一個高臺上的龍椅落座後,校場上的學員們不約而同地跪在了地上,口中高喝著行了跪地禮,這是講武堂的最高禮儀,唯有對皇帝才行此禮。
“平身。”聽著耳旁響起的排山倒海的聲音,宣德帝滿意地掃視了一眼英姿勃發的臺下學員,微笑著虛空一抬手,對學員們的精神面貌非常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