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乘之機?”古爾魯薩有些不明白李雲天的意思,幾個月前北元的軍隊可是在黑水城擊潰了以八萬山北軍區衛所軍隊為主力的的十五萬西征軍,他實在不明白李雲天所說的“機會”在哪裡。
“數年前北元被大明擊敗後,內部的局勢變得十分複雜,以前北元由韃靼部佔據主導地位,瓦剌處於從屬,可隨著阿岱大汗被趕去漠北後,北元現在實際上由韃靼和瓦剌的三個大部族組成。”
李雲天掃視了一眼現場神色愕然望著他的東察合臺汗國的文武大員,然後沉聲向古爾魯薩說道,“在瓦剌的衛拉特部和土爾扈特部的巨大壓力下,來自韃靼科爾沁部的阿岱大汗過得並不舒心,時常與衛拉特部和土爾扈特部的人爆發矛盾和衝突,雙方之間的關係並不怎麼好。”
“數年前與大明的戰爭使得北元元氣大傷,進而不得不效仿當年的蒙古帝國進行西征,雖然這次聚集起了二十萬大軍,但其中的一半人來自被征服的國家和部落,這些士兵可以打打順風仗,一旦有了硬仗肯定很快就會崩潰。”
說著,李雲天臉上的神色變得嚴肅起來,“這也是北元為何當初面對我大明西征軍時節節敗退,最後要退守黑水城的原因,它並不是不想與我西征軍交戰而是手頭的兵力不足,不得不等欽察汗國的人馬到來,與數年前侵擾大明時相比北元兵力的素質下降了不少。”
在場眾人覺得李雲天言之有理,紛紛下意識地點著頭,他們都知道數年前北元慘敗精銳兵力損失慘重,近些年來只是恢復了一些元氣而已,無法與數年前進犯大明時相比,怪不得他們要在黑水城等欽察汗國援兵的到達。
“至於說欽察汗國,想必諸位都不陌生,當年欽察汗國攻佔了你們汗國的河中地區並佔據了多年,雖然同屬蒙古帝國的一員你但你們雙方之間的關係並不好,近些年來更是逐漸疏遠。”
李雲天注意到了在座的東察合臺汗國高官權貴臉上神色的變化,知道他們被自己剛才的一番話所觸動,隨即有條不紊地說道,“眾所周知,欽察汗國早已經不復當年的風采,領地內的汗國和部落紛紛脫離了統治而自立,而欽察汗國則束手無策無力恢復其昔日的疆域,這次與北元結盟恐怕是利益所需的一時之舉,它的利益在北方地區,諸位認為他們的將領會跟本王死拼嗎?”
“忠武王說的對呀,欽察汗國的人怎可能給大元賣命。”
“這次欽察汗國之所以會派兵前來,想必是想劫掠一番吧,聽說北方不僅寒冷而且貧瘠,十分貧窮。”
“這樣說來的話,北元手裡真正能用來與咱們交戰的只有十萬來自本部的兵馬,其他的兵力都不會誠信與其賣命!”
……
待李雲天話音落後,現場的東察合臺汗國的文武大員們轟的一下就騷動了起來,私下裡交頭接耳地小聲議論著,聽了李雲天的這番分析後他們覺得北元其實也沒那麼可怕。
古爾魯薩一臉詫異地望著李雲天,李雲天僅僅三言兩語就使得擁有三十萬兵力北元的優勢土崩瓦解,他實在是佩服李雲天的這份口才。
雖然古爾魯薩知道李雲天是在刻意削弱北元的力量使得現場眾人心中重新燃起自信,但是他卻無法找到李雲天言語中的破綻。
原因很簡單,因為李雲天說的都是實話,北元軍隊目前確實是這麼一個境況,但如何將北元軍隊的這種現狀說出來使得人們打消對它的忌憚就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像李雲天這樣拿捏得恰到好處的人可謂寥寥無幾,聽了他的話後使得人們感到北元剎那間就變得不堪一擊。
尤為重要的是,說話人的身份也至關重要,如果換做別人的話即便是巧舌如簧也難以達到李雲天這樣的效果,而且還會引起人們的反感和鄙夷,認為其是在故意貶低北元軍隊。
可李雲天就不一樣,不僅是大明地位尊貴的王爺,而且還親自率軍前來別失八里城,他的話自然而然就是的人們相信,沒人相信李雲天會來別失八里城送死,李雲天既然敢來肯定是有所倚仗了。
因此,李雲天的身份無形中就使得在場的人們相信了他的話,使得他的話產生了非常好的效果。
“這場戰事中,威脅最大的不是北元而是西察合臺,自從帖木兒嗜殺了西察合臺汗國的大汗自立為汗後,現在說它是帖木兒帝國更為合適。”
李雲天對東察合臺文武高官的反應非常滿意,沉吟了一下後接著說道,“諸位比本王都清楚,自從帖木兒成為大汗後四處攻伐,打下了一個大大的疆域,擁有了百萬披甲之士,成為了與大明並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