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甚至派出了幾艘老式戰列艦前來,為希臘吶喊助威。
艦隊司令鄧聰寶反覆警告對方,一旦有掛有義大利旗幟的軍艦出現在艦炮射程之內,一律予以擊沉。
他們對於義大利人的厭惡可想而知,這個警告讓他們痛快極了。
但是更加痛快的是義大利人,居然認為這只是恫嚇,反而變本加厲。
在忍無可忍之下,那聰寶只好滿足對方變態的要求,狠狠的給了對方一輪炮彈。
在擊沉了兩艘義大利老式戰列艦之後,義大利人徹底的抓狂了。聲稱要向南華宣戰,要血洗佐澤卡尼索斯群島,血洗南部葉門,血洗南華在非洲的殖民地。不得不說,義大利人還真是這個世界上少有的不要臉的民族之一。他們暴露出了**裸的野心,那就是想耍逼迫南華,主動讓出南部葉門與非洲殖民地。
世界上哪有這麼便宜的事情,也只有這幫義大利變態狂想的出來。
不給他們一點狠狠的教,實在是忍無可忍。
月凹日。阿比西尼亞軍隊全面進入厄利垂亞,將義大利殖民軍打得屁滾尿流。
不知道什麼時候這些土著軍隊實力居然這麼強,正面進攻將義大利軍隊打的一點都沒有辦法,只能用最快的速度逃竄。
不錯,阿比西尼亞就是李秉衡手中的一張底牌。
在這裡經營十餘年,李秉衡徹底的改變了這個國家的命運。
孟尼利克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在南華的指導下,雖然是在不觸動封建社會基礎之上的改革,但畢竟有著一定的
過去由於他始終站在封建地主階級的立場上,優柔寡斷,所以各項政治經濟措施都極為無力。相反,為了穩固自己的統治,孟尼利克在剪除分裂勢力的同時卻又用賜封的辦法來籠絡皇親貴戚,貴族、僧侶與將領。
李秉衡針對這一狀況相處了不少的辦法。可以說是應付此等局面綽綽有餘。
由於在有心的經營下,阿比西尼亞完全的脫離了歷史的軌道。要遠比後世強大的多。
阿比西尼亞同時還向意屬索馬利亞發起了進攻,想要一次性全部拿回失地。
在南華的撐腰下。孟尼利克二世雄心萬丈,想要實現祖宗的榮光。
義大利在世界大戰中損失慘重,當然無暇顧及阿比西尼亞,只能吃些虧。
當然,戰後義大利必定會清算,只是到時候已經不用看他的臉色了。到處都是戰爭。協約國則無法管的了那麼多,只能暫時將心思都放在了眼前的大決戰上。
在過去的戰事中,鐵路是戰略的主要關鍵,德軍總參謀部贏得的多次重大勝利都有賴於高明地利用鐵路網輸送部隊和補給品。
在法國戰場。德國各集團軍主要依靠荒因茨一斯特拉斯堡,科布倫茨維爾通和科陛莫伯日等鐵路線以及斯特拉斯一梅斯一蒂翁維爾色當一梅濟耶爾一歐努瓦一莫伯日一根特一布魯日橫向鐵路為之運輸補給品。
最後的決戰都集中在這些鐵路線上,協約國控制這些鐵路線必然意味著德軍的退卻和可能發生的災難。
預計實施兩個主要的進攻,大體上形成兩路夾攻或鉗形攻勢:美軍和法軍從凡爾登以西的默茲河阿爾貢地區發起;英軍和法軍從蘭斯到拉費爾一線發起。目標是鐵路樞紐梅濟耶爾和色當,以及歐努瓦和莫伯日。此外,比利時國王阿爾貝將在比法軍的支援下,由佛蘭德平原發動進攻,他還可獲得中部法國各集團軍的支援。
位於古羅指揮的法國第4集團軍左翼的美國3個集團軍,於月羽日在默茲阿爾貢地區開始這場戰爭的最後進攻。隨即在阿爾貢森林錯綜紛亂的迷宮和蒙福孔荒涼的高地外圍進入激烈交戰。到舊月3日,美軍以重大傷亡強行透過阿爾貢森林約一半的行程。佔領了蒙福孔,右翼駐止於默茲河上布略勒。
與此同時,英軍(約山個師)於月刀日在佩羅涅與朗斯之間的皮卡第發動猛烈突擊;飛日比利時阿爾貝國王在沿海低地發起進攻;出日英軍右翼部隊和法軍從佩羅涅到拉費爾共同發動大規模進攻。頭一天英軍推進約6英里回到了康佈雷的門戶,歷次戰役留下的瓦礫場月5日,英軍在美軍個軍的支援下突破了興登堡防線。
到處都在激戰,德軍緩慢而倔強地撤退。以機槍掩體和熟練的後衛戰鬥遲滯協約**,保護其補給線。
但是到舊月2日,在壓力下身心陷於崩潰的魯登道夫知道大勢已去了。他告訴興登堡應當停戰。
奉命議和的馬克斯7巴登親王舊月初擔任德國首相,舊月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