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共和”號的甲板上,那天風和日麗,海風陣陣,一個用五六張桌子連在一起組成的長桌,中國和英國的談判人員面對面地坐下,另外兩側坐的是美德意法四國的駐華大使。邀請的各國記者拿著巨大的照相機器在“嘭…嘭”地對著各國代表拍照。
都是熟人,朱爾典先入為主,拿出一份檔案,然後遞給伍廷芳,也給了雙方的調解員各一份複製品。
伍廷芳看了檔案,哈哈大笑,對朱爾典說:“朱先生是在開玩笑吧,這就是英國人談判的誠意嗎?中**隊退回到麥克馬洪線?你們這是妄想!”
各國公使看完了,也都皺起了眉頭,上面寫著:
一:英國承認西藏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中**隊退回到麥克馬洪線;
二:英國承認不丹和錫金、尼泊爾是中國的地盤,中國無條件釋放英國被俘士兵和戰艦;
三:保持英國在中國的投資和利益不變,
伍廷芳很生氣,說:“英國實在是沒有誠意。你們覺得,世界上有這麼傻的國家——打了勝仗還不要領土?如果真是這樣,那怎麼對得起犧牲的官兵呢?這是不可能的。請你們想清楚,現在是我們中國勝利,中國再也不會軍事上勝利,外交卻失敗,也就是說,不敗而敗的時代已經成了歷史。”
朱爾典說:“大總統的意思怎麼樣?”
伍廷芳扔給朱爾典檔案,說這是我們的條件,朱爾典翻開後,只見上面寫著:
一、英國承認戰敗;
二、英國必須承認西藏、不丹、錫金、尼泊爾等地是中國的領土;
三、英國必須用錢來贖回自己計程車兵,英國海軍撤出中國海域,不經中國同意不得進入中國海域。
朱爾典看完後立即站了起來,英國丟臉丟到太平洋了,於是大喊道:“這不可能,絕不可能。我軍三十萬大軍已經印度和西藏邊境。只要大英帝國願意,隨時都可能進攻。”
伍廷芳搖搖頭,道:“我剛提的,是中國談判的條件,也是底線。既然雙方都認為對方沒有誠意,我們下次再談。”
中英談判一下子陷入了僵局。
第十四章 中德結盟?
ps:
訂閱支援正版光榮
中英談判陷入僵局之後,北京、上海等地英國人開的工廠工會開始自發組織罷工,上街遊行,英國老闆用炒魷魚來威脅,或加工資誘惑,讓這些工人去恢復工作,工會就是不答應,以至於英國人懷疑這是中國政府在背後支援。中國政府也一點也沒有要阻止的意思,報紙上還發表文章說,罷工是工人合法的基本權利,也是愛國主義的行徑。
中國城市裡到處都是扯著橫幅遊行的民眾和學生,他們不知疲憊地走著,喊著“抵制英國貨”“英國人滾出大西藏”等口號,鑼鼓喧天,抵制英貨的運動波及全國,就連東北三省都影響到了。最後罷工和抵制英貨也席捲香港,香港的工人開始響應罷工,當地的英資工廠、店鋪的工人逐漸罷工,碼頭的和自來水廠的工人也在罷工。
廣州、天津、北京、南京、杭州和福建等地聞風興起,聲勢浩大。一個月內,各地舉行集會達兩百餘次。上海、廣州成為運動的中心,群眾鬥爭浪潮更為洶湧澎湃。上海先後建立了二十四個團體,參與的行業達七十六個。婦女組織了“中國婦女會”,少年兒童成立了“中國童子抵制英約會”。英辦學校的師生紛紛離校,只得停課或解散。上海耶穌會也發出傳單,對運動表示“同情”。廣州地區在6月成立了“拒約會”,旋又改稱“抵制條約不用英貨公所”。商、學各界等百餘單位參與,展開了廣泛的活動。反英愛國的宣傳深入人心,報刊、演說會、演唱會造成了強烈的社會輿論。家家戶戶的門前,幾乎都貼上了“不買英貨”的紙揭。海外僑胞也採取匯款、聲援、抵制英貨等各種鬥爭形式,積極配合了國內的反英愛國運動,“義聲所播,震動全球”。
朱爾典去總統府緊急求見宋驍飛。見了面,宋驍飛哈哈大笑。說:“老朋友,這件事我可無能為力。其實你是知道的,如果你懂點經濟,理性分析。你也會知道,兩國間開展全面的貿易,各取所長是符合大家的利益的。抵制英貨對於中國人民來講,是沒有好處的,自由交易能夠達成的第一條件就是交易雙方都獲益,單方面獲益,交易是不能達成的。抵制進口也好,抵制出口也罷,都是自討苦吃,會造成經濟上的損失和生活上的不便。畢竟自由買賣對雙方都是有好處的事情。但是我們的國民沒有隻考慮自己的經濟利益,而自發走上街頭,這種愛國行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