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27部分

“豫勝營”,在其“致仕”之後,大半裁撤,剩下數千人,編成“忠樸營”,劃歸兩江總督管轄。曾國藩對這支降人,也極不放心,盯得極緊,其對“忠補營”的態度,不過一個“防”字。

除“忠補營”外,李世忠手牽兩淮鹽梟數十股,這班人加在一起,力量遠遠超過一個張六。還有,李世忠和三山五嶽的人物都有往來,其中,和青幫的關聯尤其緊密。事實上,安慶一帶的青幫,俗稱“安清道友”的,就是在李世忠“豫勝營”的庇護下,才發展壯大起來的。

如果李世忠造反,這幫牛鬼蛇神都加入進去,豈非遍地烽火?

安徽的綠營,還沒有完成改編,英翰對他們的戰鬥力,沒有足夠的信心;真打起來,恐怕還是得依靠駐紮在安徽和蘇北的湘軍。

可一來,湘軍裁得也很厲害,不曉得還打不打得了仗?就算打得了仗,湘軍的作為,也叫人頭疼!第一是開拔費,腰包裡沒塞滿,人家是不肯打仗的;第二是軍紀,打完了仗。收拾善後,有時候比打仗還頭疼!

第三,打了這一仗,湘軍的氣焰。不是又抬起頭來了?

私下底,特別是八旗內部傳過來的訊息,“上頭”和樞府,都是在暗暗地使著裁抑湘淮的氣力的。

自己最好別給朝廷添亂!

難道,要蘇南的軒軍開過來打這個仗?

英翰在私邸的佛堂裡誠心禱祝:佛祖保佑。還是不要打這個仗吧!

咦,心誠則靈,張六之亂,旋起旋滅!

還有,劉長佑雖然逼反了張六,但是,朝廷對他的安置很有意思:平調雲貴,加“督辦軍務欽差大臣”的銜頭——好,不但沒受處分,還升官了!

大夥兒都看出點子意思來了。英翰更是心癢癢的:也許,劉傳楨說的有道理?

思前想後,還是決定:算了,劉子默那般的好運氣,想來不是誰都能有的,無事是福,別瞎折騰了。

他不想折騰,有人想折騰。

李世忠那邊兒的動靜,不僅沒消停下去,反而更加熱鬧了。而且。有訊息說,李世忠還派了人,跑到豫皖交界的大別山一帶,招兵買馬。不曉得要幹什麼?那一帶……嗯,李世忠的老家固始,就在那一帶!

此獠居心何在?

英翰剛剛放下的心,又提了起來。

正在患得患失,不曉得如何是好,北京的電報來了:安徽提督伊克桑“赴本任公幹”。

英翰大出一口長氣:這下子可好了!

可是。接下來的訊息,卻讓英翰大失所望:伊克桑只帶提標親軍五百名赴皖。

五百人?這夠幹什麼的?

*

*

“‘赴本任公幹’,這個說法稀奇。”英翰說,“你們說,伊子山是就此在安徽‘本任’上呆了下來,還是‘公幹’過了,就回天津去?”

“你們”,是裕庚和劉傳楨。

劉傳楨嘴唇動了一下,想說什麼,忍住了,把目光投向了裕庚。

裕庚沉吟了一下,說道:“想來還是要回天津去的。軒軍裡邊兒,好幾個提督,除了伊子山,還有張克山、姜寄秋——沒有一個到赴本任的,都是差使辦完了,就回天津報到。嗯,丁重黎不算,他已經轉了文職。”

寄秋,是姜德的字;重黎,是丁世傑的字。

劉傳楨終於忍不住,說了一句:“還有吳本淳。”

本淳,是吳建瀛的字。

“啊,對了,文楠提的好,”裕庚微微一笑,點了點頭,“吳本淳倒算是‘到赴本任’的。”

“嗯,就不曉得伊子山要在安慶呆多久呢?”

“那得看他過來‘公幹’些什麼。”裕庚說,“東翁,電報用明碼,只說了‘公幹’兩個字,籠統得很,學生以為,這不僅是給咱們看的,也是給……其他人看的。若學生所料不差,伊子山一定還隨身帶著密件,或者是密旨,或者是軒郡王的密諭!”

英翰眼睛一亮,說道:“老夫子高見!”

頓了一頓,說道:“照老夫子看,伊子山此行,是否為‘二九’而來?”

“二九”指的是李世忠,“李”字拆開來,是“十八子”,“十八”為“二九”。自從劉傳楨獻議整頓鹽務被洩了密之後,英翰和心腹談事情,凡提到李世忠,一律改用代號了。

“很有可能。”裕庚說,“不過,東翁,這個咱們暫且不必操心,伊子山到了,咱們聽招呼就是。東翁也不必嫌他帶的人少。咱們現在也不曉得,朝廷對‘二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