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衰多病時,需要孩子奉獻孝心時,他們會發現兒子是一個對父母漠不關心、沒有愛心的孩子,後悔為時已晚。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很好的培養孩子愛心的機會,卻被溺愛變成了訓練孩子麻木不仁的過程,父母往往用自己的愛心辛辛苦苦的摧毀了孩子的愛心。

溺愛,讓男孩更不受歡迎

女孩(女性)是天生的人際關係專家,男孩從出生那一天起就處於劣勢,溺愛則會雪上加霜,使男孩原本就落後的人際關係表現得更糟糕。

溺愛常常會使男孩自視甚高、自我中心。在家裡,父母圍繞著男孩轉,他成為小皇帝,習慣了眾星捧月般的待遇,走出家門以後,他仍然希望得到同樣的待遇,時時處處只為自己著想,只考慮自己的利益,有意無意的冒犯別人,這樣的男孩往往最不受歡迎。

人際關係的建立是個雙向的過程,要獲取,必須付出。被溺愛的男孩已經習慣了單向的索取,他會認為他人的關心和幫助是理所當然的事情。這樣的男孩不知道需要付出,更不知道該付出什麼,如何付出,他不可能有什麼好的人際關係。

被溺愛的男孩,人際交往的範圍往往很小,侷限於父母與家庭,缺乏與人交流的體驗,人際交往的能力很差。一旦在與別人交往中遇到挫折,他們就會很自然的退縮回父母的懷抱,形成惡性迴圈:越缺乏交往的能力,就越不願意與人交往,越不願意與人交往,就越缺乏人際交往的能力。長此以往,還會形成孤僻、內向的性格。

男孩危機,還是流行文化危機(1)

八、男孩危機,還是流行文化危機

(一)選秀風行導致性別混亂

2004年,《超級女聲》橫空出世,吸引無數眼球,開創了內地選秀的先河。

2007年,《快樂男生》粉墨登場,進一步炒火了選秀之風。眾電視臺一哄而上,爭食選秀這塊大商業蛋糕,連一向“高高在上”的央視也利用《夢想中國》這個平臺開啟了“海選”的大門。除此之外,上海的東方衛視,不僅推出動感十足的《我型我秀》,還趁熱打鐵推出了第一個面向全國的男性選秀節目《加油好男兒》。

中國大地,選秀之風,此起彼伏,它充斥著校園,充斥著老百姓飯桌的談資,也充斥了兒童青少年的頭腦。

選秀選出了什麼?

我們先看眾“超女”……李宇春、周筆暢、厲娜,一個比一個不“淑女”,一個比一個陽剛,典型的女生男相,她們拒絕長髮,拒絕裙子……

我們再看看“好男兒”……向鼎、馬天宇等等,明明是“男兒郎”,卻清秀嬌弱,溫柔多情,《加油好男兒》裡不少選手,都擅長“哭”術……“男兒有淚就輕彈,哪管未到傷心處”。那些“快男”的參賽選手,幾個沒穿過裙裝?幾個不嗲聲嗲氣臺灣腔?又有幾個沒化過彩妝?

我們感覺到:女人越來越剛,男人越來越柔;女的超級無敵,男的快樂就好!難道這是個超女軟男氾濫的時代!

選秀的背後,其實是一股中性化風潮。這種男孩不像男孩,女孩不像女孩的現象,現在美其名曰“中性化”,並已演變為一種文化思潮,有愈演愈烈之勢。選秀文化的流行,陰盛陽衰的出現,正是這種文化思潮的體現。

選秀文化盛行,陰盛陽衰,導致性別混亂:

……童話大王鄭淵潔:“‘超女’男性化,‘超男’女性化,我們距離無性繁殖不遠了。愚預言,由清一*性組成的評審團評選出的‘好男兒’,無需做變性手術,即可直接跨界。”

……“80後”作家韓寒:“‘超女’選出來一個‘男’的,‘好男兒’選出來一個‘女’的。”

……一位重點學校中學的校長髮出這樣無奈的感嘆:“男生說話細生細氣,動作扭扭捏捏;女生裝扮中性,言行粗獷潑辣……真不知道現在的孩子都怎麼了,男生不像男生,女生不像女生的。這樣的情況在中學校園裡已經不是少數現象。”

……網路上有人這樣調侃:“我們發現街上分不清楚性別的年輕人越來越多,長頭髮的男孩子若不是有喉結真以為他是女的,平頭的姑娘若不是胸前駝峰還不知道她是女的。”

心理諮詢人員觀察到:走進諮詢室裡諮詢性困惑的男孩多了,對自己性取向感到混亂的人多了。

越來越多的父母:對自己男孩的性取向感到感到擔心。

選秀文化,可謂是商業社會和媒體制造出來的怪胎,此風長行,後果將很嚴重。

選秀文化的一個直接後果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