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你看錯了,阿蠻有分寸的,她懂的事其實不少,可惜,兵亂來得太快,不然,她很有希望成為恆王的眷屬,如今,自然不便提出了。”
——謝阿蠻如今成了貴妃的耳目,有些天貴妃不許她到處亂走,但後來想想,讓她到處走動,可以聽到許多訊息,因此,貴妃也不再限制她,而且託她做一些事。
在大變亂中的楊貴妃,如今也變得精明瞭。
為了沖淡洛陽失守及安祿山稱帝所引起的不安,新年期中,朝廷刻意渲染安祿山部進攻潼關受挫而退的訊息,其中之一是:安祿山曾親率大軍到新安,因潼關有備及河北郡縣紛紛反正,折回洛陽應變。
其次,為了烘托樂觀氣氛,宮廷中原已取消的幾項宴會,又恢復了。
自安祿山兵亂以來,梨園子弟,兩部樂班,都未正式上演過,年初四午間,又在興慶宮演出了著名的霓裳羽衣舞樂。
場面依然很大,大唐皇帝最初沒有參加,但當中序以後,他來了。樂班發現皇帝出現,一聲磬,所有樂奏的舞人都停下來了,在繁音中驟然停歇,一片靜寂中,磐的餘聲似乎在盪漾。
皇帝有些錯愕,但隨之而來的是高呼萬歲的聲音,接著,樂奏又繼續下去,可是,李隆基對剛才一下子的靜寂卻不能釋然,稍後,他在貴妃的耳邊說:“樂聲驟止的那一瞬,很特別,令人不舒服——我聯想到有個人突然死去!”
“陛下——”楊貴妃也心悸,惴然介面:“不要說——”
人處在逆境的時候,自然而然會生出蕭瑟之感,也自然而然會怕聽不祥不吉的語言。
楊貴妃不大講究忌諱,然而,如今的她,卻不敢聽不吉利的話。
新年,就在如此強自歡笑實際暗淡中過去。不過,宮中宴會每天不斷——李隆基以此表現從容。
新年中,戰局的發展,似乎對大唐皇家,越來越有利,敵後的義軍聲勢更大了,潼關正面,平安無事。安祿山的部隊似是沒有攻堅的打算——長安的平民和中下級官吏,逐漸心安,對安祿山稱帝,也不大重視了。
在憂惶緊張中過了一個時期的楊貴妃,也隨之鬆弛了下來,她在動亂初期,最擔心皇帝的身體,過了年,皇帝已七十二歲,她原來以為皇帝的體力會承擔不了繁劇的,但是,經過最繁勞的天寶十四載的十二月,李隆基似乎消瘦了一些,但是,他的精神健旺,體力反而較閒適的時候增進。
進入三十八歲的楊貴妃,明白了自己唯一可仰仗的人,便是李隆基,她關切的是這一個人,國家事如何,不是她的智力可及的,她希望自己可以再依賴皇帝丈夫十年,到那時,自己也接近暮年了。
在承平的歲月中,於日常生活中觀察,她相信自己的希望有達到的可能,她相信,皇帝的生理狀態,總可以活過八十歲的,這幾年,她對皇帝的飲食起居,都小心照料,就是為此。而當安祿山反訊初到時,皇帝繞室徘徊,日夜不安的現象,使她恐慌,現在,過了一個年,她看到皇帝健康如常,放下心事,又安排了一個娛樂節目予皇帝作生活的調劑。
只是,李隆基實質上已少失了閒適和逸樂的心情,他溫馨地對待貴妃,接受她的安排,楊貴妃也看出他心神不屬。
她希望由時間來改變皇帝的心情——如今,是平靜的對待時間,潼關前線每日報平安,安祿山的軍隊調回去鞏固內部。零星的戰爭在河北地區展開,若干城市的義兵,當安祿山的正規軍回師反擊時,便抵擋不住了,如常山的守軍首領顏杲卿,城陷,全家被俘殺,不過,新興軍中也有令人驚奇的發展,如郭子儀部隊,已能分兵,他的部將李光弼,獨樹一幟,已統有四五萬兵。
不過,長安人對河北敵後的軍事,不大關切,他們看到潼關正面平安無事,就滿足了,也安心了,一度浮泛的政治上的權力鬥爭,曾被壓抑,如今又在都城展開。
太子監國是虛的,太子李亨在戰亂中依然故我,可是,看著七十多歲父皇的太子,卻不甘心長久如此,現在,局面已穩定下來,長安的安全應該沒有問題了,於是,太子一系的人,把攻擊的矛頭轉向楊國忠。
太子一系的人在第一個回合針對皇帝而發,行動很暗,失敗也暗。但是,明眼人仍可以看得出暗攻暗敗經緯。
失敗教訓了太子集團的人,他們轉向楊國忠,以奪取相權為第一步。
以辦事務見長而起至帝相的楊國忠,沒有家世背景,故家巨族的人瞧不起他,再加他和文士集團也沒有關係,侯門寒族出身的進士和文人,也與之格格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