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5部分

僅僅!只有!“國王歸來”和“上帝之城”!

“怒海爭鋒”錯過了劇本提名,“神秘河”錯過了剪輯提名。至於“迷失東京”,它也錯過了剪輯提名。

在金球獎之上風光無限的“迷失東京”,將其強勢的姿態延續到了奧斯卡之上,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和最佳男主角等四項提名。足以證明了學院對其的重視。四項提名分量十足,僅僅是略遜“神秘河”一籌而已,尤其是索菲亞…科波拉一個人就收穫了三項提名,才女之名無人可以忽略。

可是。在“上帝之城”的映襯之下,“迷失東京”則真正顯得有些迷失了,一天之前還是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眾人追捧的寵兒。彷佛距離神壇也就一步之遙了;但一天之後,光環仍在,卻猛然發現已經落後到競爭對手的身後,得意忘形而不自知。

作為一部小格局的小文藝電影,“迷失東京”想要取得突破本來就十分困難,贏得的四項提名都是在預料之中的,斯嘉麗…約翰遜沒有能夠提名最佳女主角也不能算意外,錯過最佳電影剪輯獎更是情理之中的結果。換而言之,“迷失東京”的四項提名基本與預期相符,那麼,到底是哪裡出錯了呢?

不是自己做的不好,而是競爭對手做的太好。

“上帝之城”的絕地逆襲只是讓“迷失東京”看起來像是小家碧玉,中年人在城市街頭的迷失,猶如午夜夢迴的喃喃自語,被困在自己的小世界裡久久找不到出口;可是“上帝之城”卻在一片蒼茫恢弘的世界裡左衝右突,試圖踩著絕望的利刃觸碰到明日的曙光,那一份沉重,那一份大氣,那一份深刻,完完全全地征服了學院評委。

在最佳電影剪輯部門,“上帝之城”與“國王歸來”、“奔騰年代”、“怒海爭鋒”、“冷山”展開爭奪,每一部作品都凝聚了時代和歲月的痕跡,沉穩大氣之中透露出導演的睿智和沉澱。可以看到,“上帝之城”取代了原本的頒獎季五強“神秘河”的位置,學院評委對這部作品的推崇可見一斑。

在劇本部門之中,“迷失東京”、“野蠻的入侵”、“前進天堂”、“海底總動員”和“骯髒甜蜜的事”聚集原創部門,在這個原創劇本匱乏的小年裡,就連“海底總動員”都佔據了一席之地,“迷失東京”和“野蠻的入侵”無疑將成為得獎的最大熱門。

改編劇本則雲集了“國王歸來”、“上帝之城”、“神秘河”、“奔騰年代”和“光耀美國”等五位強者,“神秘河”和“奔騰年代”在整個頒獎季的強勢清晰可見,“上帝之城”和“光耀美國”自聖丹斯以來再次正面碰撞,“國王歸來”雖然缺席了金球獎的編劇提名,但氣勢恢宏大有橫掃之勢。

另外,被譽為競爭激烈程度甚至超過最佳影片的最佳外語片,則迎來了一個截然不同、煥然一新的提名名單,加拿大的“野蠻的入侵”、巴西的“上帝之城”、瑞典的“邪惡”、荷蘭的“烽火孿生淚”、捷克的“埃瑞拉”,躋身最後五強!

這一結果無疑是令人震驚的,除了“野蠻的入侵”和“上帝之城”之外,其他三部電影都是全新面孔,剛剛在金球獎問鼎的“少女奧薩瑪”居然落選奧斯卡提名名單——這也再一次證明了,金球獎的最佳外語片僅僅只是一個雞肋的裝飾而已,根本得不到太多的重視。而比起“少女奧薩瑪”的落選,人們更加震驚的是“再見列寧”和“迴歸”的落馬,引起了一片驚呼聲。

即使是在競爭如此白熱化的最佳外語片部門,“上帝之城”依舊征服了挑剔苛刻的評委們,實現了繼最佳影片之後的又一次突圍,絕對實力進一步得到了肯定。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上帝之城”面臨著更加激烈的競爭,面對著更加強大的對手,但卻依舊沒有落下風;相反,那破釜沉舟、一往無前的強大銳氣,卻開創出了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六項提名的認可輕而易舉地將“迷失東京”甩在身後,甚至展現出了超過“神秘河”、“怒海爭鋒”的架勢,成為了“國王歸來”角逐最佳影片的最強有力競爭對手。

除了“迷失東京”之外,同樣獲得四項提名的還有“最後的武士”,最佳男配角的提名,再加上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服裝設計、最佳混音等三項技術提名,這就顯得聲勢弱了一大截,遠遠無法和其他作品相媲美。

至於在個人獎項方面,最大的驚喜莫過於最佳男主角部門的約翰尼…德普,他依靠著“加勒比海盜”的出色表現令人訝然地躋身到影帝爭奪戰之中,將對“神秘河”的西恩…潘、“塵霧家園”的本…金斯利(ben…kingsley)發起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