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5部分

、謝子長等領導的西北黨和紅軍所建立的陝甘蘇區,成為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南方各省紅軍長征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唯一僅存的一塊革命根據地,成為中共中央和三大主力紅軍長征的落腳點,為中國革命和革命戰爭作出了重要貢獻。

1935年9月,紅25軍長征到達陝北,與西北紅軍會合,組成以徐海東為軍團長、劉志丹為副軍團長、程子華為政治委員的紅15軍團。1935年10月,中共中央率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到達陝北。毛澤東糾正了陝北肅反中的錯誤,並親自指揮了直羅鎮戰役,粉碎了國民黨的軍事“圍剿”,給黨中央把全國革命大本營放在西北的任務,舉行了一個奠基禮。

為了統一和加強中國西北各省的領導,1935年1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決定將原陝甘邊、陝北兩個蘇區和新發展的蘇區統一起來,劃分為陝北省、陝甘省和關中、神府兩個特區,統一於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西北辦事處的領導之下,蘇區得到鞏固和發展,到1937年初,陝甘寧蘇區面積約13萬平方公里,人口約200萬。從此,陝甘寧蘇區成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中心根據地,也成為紅軍出師抗日的出發點。

(二)改名陝甘寧邊區,積極建設抗日、民主模範區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所透過的《關於目前政治形勢和黨的任務決議》和毛澤東的《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的報告,提出了人民共和國的口號,並決定將蘇維埃工農共和國改為蘇維埃人民共和國。

隨後,於1936年8月致國民黨信中,改用了民主共和國的口號。同年9月,中共中央在《關於抗日救亡運動的新形勢與民主共和國的決議》中宣佈:“民主共和國在全中國建立、依據普選的國會實行召集之時,紅色區域即將成為它的一個組成部分,紅色區域人民將選派代表參加國會,並將在紅色區域內完成同樣的民主制度。”

1937年2月10日,中國共產黨在《致國民黨三中全會電》中提出,將“工農民主政府改名為中華民國特區政府”,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的指導。4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西北辦事處決定,將蘇維埃政策及其工作方式、方法轉變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並召開專門會議,具體討論把蘇維埃工農民主政府改為特區政府的問題。5月12日,西北辦事處會議正式透過了《陝甘寧邊區議會及行政組織綱要》和《陝甘寧邊區選舉條例》,確立了民主共和國的議會民主的政治制度,並開始使用“陝甘寧特區”的名稱。

國內和平基本實現以後,中國共產黨於1937年5月召開黨的全國代表會議,規定了黨在新階段的“鞏固和平”、“爭取民主”、“實現抗戰”的三位一體的新任務,井規定在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和統一的民主共和國而鬥爭的總任務下,抗日根據地的任務是:根據地改為全國的一個組成部分,實行新條件下的民主制度,重新編制保安部隊,肅清漢好和搗亂分子,造成抗日和民主的模範區;在此區域內實行必要的經濟建設,改善人民的生活狀況;實行必要的文化建設。

對此,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機關報《新中華報》(該報自陝甘寧邊區政府成立後成為陝甘寧邊區政府機關報)為會議的開幕發表社論指出:“會議在全蘇區共產黨黨員前面,提出瞭如下的緊急任務:為民主共和國而奮鬥中間,蘇區的黨應當如何的努力建設一民主模範區於西北,如何的努力於實現蘇區人民生活的改善和文化教育的提高,如何的為建設一般的模範區而奮鬥,如何的加緊鍛鍊我們抗日的武裝力量,使之成為抗日戰爭中模範的民族戰鬥隊伍。一切這些任務,都著重的放在蘇區黨每一個黨員肩上。這些任務的執行,概括的說,就是要全部工作的精力,目前階段上應當放在民主運動上面,使這一民主運動和改善群眾生活、抗戰的準備與教育密切地聯絡起來。”'《新中華報》(特刊),1937年5月3日。'

隨後,陝甘寧邊區黨的第一次代表大會決定,把邊區造成抗日的、民主的模範根據地,作為邊區工作的總方針。從此,陝甘寧邊區進入了一個建設時期。邊區的建設主要是著重從政治、經濟和文化教育等方面進行的。

政治方面:建立民主政治,實施普選。陝甘寧邊區曾是中國政治上落後的地區之一,由於數千年封建專制主義的統治,向來缺乏民主傳統。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邊區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創造了陝甘蘇區,推翻了壓在他們頭上的舊政權,建立起自己的新政權——蘇維埃政府,實行了多方面的民主改革。民主政治的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