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年版,第151頁。'
6月20日在沙河口舉行講演會,支部長結城在開幕詞中狂呼:“我們站起來的時候終於來到了!”'關寬治、島田俊彥:《滿洲事變》,上海譯文出版社,1983年版,第152頁。'
7月,該聯盟向中國東北和日本國內發行了500冊名為《滿蒙三題》的宣傳材料,聲稱:
第一,日本在中國東北的特殊權益,是“我們先輩”估計到日本資本主義的危機可能到來而確定的,所以把它作為生存權而加以保衛,則是理所當然的;
第二,日本僑民在東北的大地上,有必要建立以民族和睦與日本文化為背景的共和樂園;
第三,為了拯救中國這個落後的民族,取消張學良政權。“日本就理所當然地”要在東北駐兵,進而“打倒半封建的東北政權”。'關寬治、島田俊彥:《滿洲事變》,上海譯文出版社,1983年版,第162~163頁。'
這些策劃和蠱惑人心的煽動,使日本軍國主義分子發動戰爭的狂熱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日本關東軍為詳細瞭解東北各地情況,制定具體的作戰計劃,曾多次組織所謂“參謀旅行”,非法地到東北各要地進行軍事偵察活動。其中規模較大、時間較長的有4次,即1929年7月的“北滿參謀旅行”,10月的“遼西參謀旅行”,1930年5月的“長春參謀旅行”,以及1931年7月的第2次“北滿參謀旅行”。
“參謀旅行”的主要人物是關東軍高階參謀板垣徵四郎上校和作戰主任參謀石原莞爾中校。日軍參謀部作戰部長畑俊六少將曾親自帶領關東軍參謀前往長春進行過一次偵察。透過一系列現地偵察,日本製定出了攻佔瀋陽、哈爾濱、錦州等城市的作戰方案和侵佔中國東北後如何進行殖民統治的種種設想。至此,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的現地偵察工作已基本完成。
二、擴充軍備,加緊部署,頻繁演習
1930年度日本軍費為4。4億日元,佔國家總預算的28。5%。軍需品和其他戰略物資的進口占貿易總額的41%。日本在不斷擴大軍事工業的同時,將90%以上的大中型民用工業也都作了轉產軍火的準備。到1931年日軍總兵力已擴充到30。8萬人,其中陸軍17個師23萬人。
1931年4月中旬,日軍參謀部調駐仙台的第2師(師長為多門二郎中將),與駐中國東北地區的第16師換防。第2師由日本北方士兵組成,為的是適應侵略東北在寒冷地區作戰。
7月1日,日本軍事參議官會議決定:日本調1個師常駐中國東北,廢除駐滿日軍每隔2年調換1次的制度。同時,還密令獨立守備隊向蘇家屯、瀋陽一帶集中。當月,將兩門240毫米的榴彈炮等(攻城重炮)從旅順秘密運到瀋陽,安置在獨立守備隊第2營的兵營裡。這兩門重炮是分解後分別裝進外形似棺材的木箱裡,用客賜從神戶運到大連的。為掩人耳目,他們把火炮安裝在事前挖好的掩體內以後,進行了操作訓練,預先標好了目標。“這些火炮後來在攻擊北大營時發揮了難以估量的威力。”'〔日〕島田俊彥:《關東軍》,1969年版,第94~107頁。'
在加強關東軍獨立作戰能力的同時,日本還於7月從本上增派了1個師進駐朝鮮,準備隨時渡江參戰,並且,命令駐朝鮮的日軍開到圖們江岸,待機行動。
8月1日,日本軍部進行了異常的人事安排,任命本莊繁中將為關東軍司令官、土肥原賢二上校為瀋陽特務機關長。當日上午,本莊繁中將到葉山夏宮晉謁日本天皇,得到天皇賜膳,並由天皇親自向他授子新職。本莊繁是侵華老手,曾當過張作霖的顧問和駐華武官,對中國東北的情況十分了解。
而土肥原賢二則是有名的“中國通”,日本將此而人派來東北,顯然是為發動侵略戰爭而作的安排。同月3日,本莊繁在給日本陸軍大臣南次郎的信中說:“熟察帝國存在及充實一等國地位,勢非乘此世界金融凋落,露國(蘇聯)五年計劃未成,中國統一未達以前之機,確實佔領我30年經營之滿蒙,並達大正7年(1918年)出兵西伯利亞各地之目的,使以上各地與我(日本)朝鮮及內地打成一片……”'《簡明日本近代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88~289頁。'
“九·一八”事變前夕,日本關東軍的序列如下:
司令官:本莊繁中將,參謀長:三宅光治少將
第2師師長:多門二郎中將(駐旅順)
步兵第3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