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以軍事進攻為主,政治謀略為輔,武裝侵佔熱河和長城各口,同時對華北進行策反工作。1933年2月10日,關東軍在侵熱計劃中講得很明白:“攻佔熱河的目的,在於使熱河省真正成為滿洲國的領域,併為消滅……華北張學良勢力,創造條件”。'〔日〕參謀部:《滿洲事變作戰經過概要》第2卷,中華書局,1982年版,第71頁。'
第二步,在以謀略為主,爭取不戰而取華北不成的情況下,改取“迫和為主,內部策動為從”的方針,'吳相湘:《第二次中日戰爭史》上冊,臺北綜合月刊社,1973年版,第124頁。'派兵入侵關內,威脅平、津,逼迫中國政府訂立城下之盟,在長城以南建立非武裝區,為進一步南侵開啟缺口。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關東軍就開始對當時統治熱河的東北軍將領湯玉麟進行誘降工作。
1932年4月4日,關東軍在《對熱河政策》中規定:“暫以支援湯玉麟,使之從速服從滿洲國的統治為首要措施,其次,使之改革省政。”'〔日〕《現代史資料11·滿洲事變(續)》,美鈴書房,1985年東京版,第788頁。'為誘降湯玉麟,日本駐瀋陽特務機關,早在“九·一八”之後就保護湯玉麟的家屬離瀋陽經大連到天津。偽滿洲國成立時,日本又任命湯玉麟為偽參議府副議長。
此後,日軍除利用漢奸、湯的盟兄張景惠和張海鵬等繼續派人到熱河勸降外,還派與湯相識的日本浪人高原'高原在返回途中行至朝陽附近,被湯玉麟部愛國官兵數人跟蹤殺死。'化裝到承德進行活動。這年冬天,日軍又以偽滿名義通知湯玉麟派代表到北票開會。湯派省政府公安管理處長張舜卿參加了會議。會上日方向張提出三點要求,即:湯派代表長駐長春;將鐵路由北票延伸至承德;日軍在承德設定無線電臺。張舜卿將日方要求同時電告張學良和湯玉麟。張覆電張舜卿,令其斷然拒絕。日軍見誘降不成,便決定對熱河發動武裝進攻。
1932年7月22日,關東軍參謀長小磯國昭在給日軍參謀部的電報中指出:熱河是威脅到建設“滿洲國”的一大禍根。因此,“無論關東軍情況如何,應立即採取軍事行動,攻佔熱河省,從根本上解決滿洲問題”。'〔日〕《現代史資料7·滿洲事變》,美鈴書房。1977年東京版,第490~491頁。'
7月25日,日軍參謀次長覆電關東軍參謀長:“如果用外交手段已無效果,則以必要兵力,儘量直衝平津地方”。'〔日〕《現代史資料7·滿洲事變》,美鈴書房,1977年東京版,第489頁。'
日本關東軍在對湯玉麟進行政治誘降的同時,並未放鬆軍事進攻的準備。
1932年7月21日,關東軍司令官武藤信義在給日軍參謀部的電報中提出:“佔領熱河遲早是要進行的”,“目前的方針是靜觀事態發展,秘密進行各種準備”。'〔日〕《現代史資料7·滿洲事變》,美鈴書房,1977年東京版,第490頁。'
據此,日本從多方面進行了準備:
一是大造輿論,鼓吹侵熱“合法”論。日本剛上臺的首相齋藤實、外相內田康哉和關東軍司令官武藤信義,都一再宣稱:“熱河為滿洲國之一部”,“滿洲國的國境系萬里長城”。“所謂熱河問題,純粹為滿洲國之內部問題”,“其在該省內搗亂治安者,為滿洲國之不逞分子,其侵入省內者為侵略者”。“根據日滿議定書規定,對滿洲國領域內之治安,兩國有共同維持之責任。”'〔日〕外務省情報部:《滿洲事變及上海事件關係公表集》,1934年東京版。'
日本報紙、雜誌也連篇累牘地指責張學良操縱義勇軍,危害偽滿洲國的安全,並揚言要進行“懲罰”。
二是調兵遣將,擴編偽軍。關東軍在“九·一八”事變前只有1個師,“九·一八”事變時增至3個師,到“九·一八”事變後的1932年,又先後從日本國內和上海調入第6、第14師,第10師主力,第20師司令部,以及混成第8、第38旅和第1、第4騎兵旅等部,使關東軍總兵力達到6個師,4個混成旅,2個騎兵旅,1個飛行隊,約10萬人。'〔日〕桑田悅等編著:《簡明日本戰史》,軍事科學出版社,1989年中文版,第55~56頁。'
同年6月6日,還發布了關東軍司令部擴大編制的命令。8月更換了關東軍司令官和正副參謀長,司令官為武藤信義,正、副參謀長分別由小磯國昭和岡村寧次擔任。同時積極編組偽軍。偽滿初期共有偽軍14萬人,主要是由投降的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