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8部分

一次跪下,苦苦勸道:“陛下,老奴現在懷疑這是楚王的授意,就算娘娘死了,最後楚王還是會逼陛下退位,這又何苦,陛下,你就救救娘娘吧!”

李隆基終於長嘆一聲,他頹然地坐了下來,無比虛弱地道:“去吧!去將朕的愛妃接回來,朕答應退位就是了。”。

天寶十二年六月十三日,李清在馬嵬驛發動兵變,殺死楊國忠父子及韓國夫人,李隆基被逼無奈,隨即下詔退位,命楚王李豫接替皇位,李清當即命親兵將李隆基一行送到興平縣軟禁起來,他連夜趕回長安,向百官宣讀了李隆基的退位詔書。

六月十五日,楚王李豫在三千安西甲士的護衛下,在大明宮含元殿登基,改年號為至德,尊先帝李隆基為太上皇,接回興慶宮養老,隨即封禮部尚書裴寬為左相,封安西節度使李清為右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天下兵馬大元帥。

一個新的時代由此拉開了序幕。

第三百六十五章 微妙的朝議

剛及五更,轟隆隆的鼓聲便在長安城內響起,雖然這第五次早朝,但長安的百姓們依然感到無比振奮,他們一樣隨鼓而起,開始了新的一天。

希望!就在鼓聲中催發,飽經憂患的大唐臣民們終於看到了希望,一個新的君王,一個新的時代就由這勤政的鼓聲拉開了序幕。

大街上已經熙熙攘攘,一輛輛的馬車井然有序地在朱雀大街上穿行,和前朝一樣,一盞橘紅色的燈籠掛在車旁,顯示主人的官銜及姓名,彷彿一顆顆飄蕩在晨霧中的閃爍的星星。

在明德門前卻積壓了大量的馬車,這些都是趕回長安的逃難人,有的剛剛趕到,而有的已經在外苦候一夜,每一個人都伸長了脖子,焦急地等待著上朝官員們走完,一些心急的,已經遣家人先步行回去看看,但更多的卻是互相埋怨,不該匆忙逃離長安,也不知現在家裡的情況如何了?

上朝的馬車有的從朱雀門進入皇城,直接去衙門處理公務,但五品以上的執事官卻繞道去了丹鳳門,準備參加早朝,按新定的朝規,每月一大朝,七品以上的在京官員,無論虛官實官皆要到含元殿朝覲皇上,七日一中朝,五品以上的執事官入朝議事,三日一小朝,僅限於各部郎中、少卿以上實權官在紫辰殿決策天下大事,當然,在沒有朝會的時間裡,每天早晨都要召開內閣聯席會議,由皇上和各相國碰頭。安排一天的政務。

但由於現在是非常時期,故每日都有朝會,此刻,東天已經彩霞初現,霞光穿破雲層,將大明宮染上了一層絢麗地紫紅色。

臺階下三三兩兩的朝臣們聚在一起,議論著今日的朝會,早在三天前,殿中監已經下發了每日朝議的內容。但在前三日朝會所商議的內容都是朝綱方面的安排、制定規則、調動人事等等,最大之事便是冊封皇長子李適為太子,冊封太子母沈珍珠為皇后,而從今天開始,朝會將討論具體的政務。

“李相國!”了上去,苗晉卿原是吏部郎中,因天寶六年的科舉作弊案被貶黜出京。天寶十一年又被調回京當了戶部地度支郎中,楊暄死後,他便被李清提拔為戶部侍郎兼太府寺卿。

由於安祿山佔據洛陽,致使漕運不暢,江淮錢糧無法解押入京,關中的糧價也遲遲無法降下來,現在仍然是鬥米八百文。長安有官方賑粥還稍好一些,在受兵災最嚴重的華陰縣已出現餓死人的災情,湧向長安的難民潮開始形成。

李清早在三天前就著令戶部寫出關於目前的財政狀況的報告,苗晉卿彙集了戶部、太府寺、御史臺等各部門地調查資料,在昨晚連夜寫成了奏摺,今日將拿到朝會上商討。

李清剛下馬車,就有好幾個朝官准備迎上去,現在百廢待興。調動升遷的機會也多,尤其是楊國忠黨羽長期佔據高位,現在即將面臨清洗,若能在右相心中留下好印象,將來前途不可限量。

不過因李清出身戶部,又主抓過鹽政,所以他所提升之人大多是他以前的下屬。比如鹽鐵監令第五琦被提拔為戶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劉晏接任鹽鐵監令;原戶部侍郎崔渙則升為工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也擠身相位,這樣一來便使得戶部之人無不揚眉吐氣。甚至平時和人說話之時,嗓子也大了幾分。

現在就是這樣,眼看苗晉卿先迎了上去,其餘幾個大臣皆知趣地退下,李清可不是楊國忠,不是圍上來的人越多越好。

“右相,這是屬下昨晚連夜寫成的奏摺,請相國過目。”苗晉卿眼中帶有憂慮,形勢實不容樂觀,長安市面上的存糧最多也只能應付五日。

李清接過奏摺翻了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