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的跡象。
紀元1001年7月8日是施塔特榮耀的一日,神英帝國的皇帝陛下於這天駕臨施塔特。隨從陛下而來的的一萬近衛軍、十二萬中央軍、六萬僱傭軍兩日內全部到達。至此,神英帝國的第一批動員已經完畢,人們都知道,戰爭這頭巨獸已經出籠了,它會吞噬多少人,在結束前誰也不清楚。
小城早就人去城空,自從把這裡確定為北伐的基地以後,城裡的兩萬多居民和附近的百姓全部遷移到了南方的博克薩、科尼沙、拉哈、文布等地。特福德省的經略大臣奏摺中說,這裡的人民忠義無雙,為了避免成為陛下聖戰的障礙物,自願全部遷徙,無一例外。只是,一首內容為眷戀故鄉卻又無法回去的歌卻在北方流傳了起來,似乎這是唯一來自……於人民的聲音。
但歌曲也僅流傳於民間,至少皇帝是沒有聽到過。
城中最好的房屋就是當初城首的居所,這座已有幾十年歷史的庭院迎來了最尊貴的皇帝陛下,那個不知道被調換到哪裡的城首大概可以以此光宗耀祖了。
八世皇帝取消了迎接典禮和洗塵宴會,直接在當天召開了最高階軍事會議。
出席人員有北伐軍總參軍長布里昂元帥、總軍務長萊維上將、北伐軍總部的幾個高階參軍、北方軍團和中央三個軍團的四位軍團長。
其他的軍團多是臨時組建的軍團,軍團長也都是臨時性質的,比起上述四個常備主力軍團軍團長的地位要低得多,因而這些次一等的軍團長並沒有資格出席這樣的高階會議。
八世皇帝一改作風,什麼場面話也沒講,直接對著眾人說:“總部已經有了一個方案,你們有意見就提,朕聽著。”
布里昂元帥對著總部的參軍伊盧斯少將使了個眼色,伊盧斯看到後遂站起來說道:“在下先把這個方案簡單陳述一下。這個方案計劃兵分左右兩路。左路由北方軍團、第一僱傭軍團組成,共計16萬人,左路總指揮由北方軍團軍團長澤布上將兼任。左路軍的戰略目標:第一,阻止西方的伊丁那王國可能派出的對摩蘭的援軍;第二,從側面切入摩蘭國的腹地,配合右路軍的正面進攻。具體計劃的實施可自行擬定並上報總部。另外,總部建議完成兩個戰役任務:攻克西線邊境的索寧要塞、佔領摩蘭西部最重要的卡布裡奇亞省。
右路由中央一軍團、中央二軍團、臨時一軍團、臨時二軍團、臨時三軍團、臨時四軍團、第二僱傭軍團共計34萬人組成,由總部直接指揮。右路軍戰略目標:滅亡摩蘭王國。具體計劃步驟,由總部另外擬定並通報左路軍。
戰略預備隊由中央三軍團、西南二線軍團擔任,留守施塔特並隨時支援前線。亦恭請神聖皇帝陛下駐蹕於施塔特指揮大局。“摩蘭王國南北長,東西窄,所以東西分兵還能做到兩邊互相呼應。另外,摩蘭王國的重要中心地帶都是在東部沿海地區,因而伊盧斯的計劃中以右路軍為主力。
北方軍團的澤布上將聽著方案,眉頭漸漸皺起,這個方案把他的北方軍團調到了次要的方向,讓他不太舒服。但是目前還看不出陛下的意思如何,澤布還不敢貿然的反對,免得招來爭功邀寵的指責。
伊盧斯緩緩的坐下,全場寂靜一片,一時間無人發言。
寂靜卻是由負責後勤、徵兵、整編事務的總軍務長萊維上將打破的,萊維上將是在座的人中年齡最大的,當年布里昂元帥還是軍令部的見習軍官時,他就在軍務部當主事了。多年來雖未有殊勳,但是為人勤勤懇懇,辦事妥當,這樣的老資格人物大家一般都要給三分面子。
萊維上將首先謙虛的說:“要論起行軍作戰,在座的諸位都比在下強,在下發言實在是班門弄斧,但是在下也禁不住想說點東西,也算拋磚引玉吧。”萊維停了一下,繼續說:“我雖然沒親自指揮過作戰,但是也懂得一個道理,那就是集中兵力。剛才伊盧斯少將的方案似乎犯了分散兵力的大忌。據情報,敵軍正面的聚集的兵力連同要塞的衛兵,一共在二十萬以上,也許將近三十萬。而我們負責正面戰場的右路軍只有三十四萬人,面對敵人的優勢實在不大,如果把敵人的要塞算進來,我們基本沒有優勢。這樣的方案,不太妥當吧。”
伊盧斯再次站起來道:“都怪在下剛才沒說清楚,擊敗敵軍不一定依賴右路的正面進攻,只要正面穩住不輸,還可以靠左路的側翼進攻去擊敗敵軍。至於究竟如何,這都要看戰場上具體情況的實施。”
布里昂元帥抬手示意伊盧斯坐下,然後說:“萊維將軍說的也不錯,那就把第一僱傭軍團7萬人放在左右路的中間,兩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