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發現了寶藏,兩眼放光,興奮壞了!二話不說,我當即就坐在床上,把所有的果凍都剝開了吃,一個接著一個,吃得歡暢!

吃完果凍,我一抹嘴,摸摸我脹鼓鼓的肚子,剛想躺倒了睡,突然想起要粉飾一下“犯罪現場”。於是,為了不讓爸爸媽媽發現我偷吃了全部的果凍,我自作聰明地把一地的果凍塑膠殼都掃到床底下的角落裡堆起來。做完這些,我才安心地睡了。結果……

“娜娜~~~你給我過來~~~!!”第二天早上,媽媽在我房間發出一聲尖叫,我衝進去,看見她站在一堆果凍塑膠殼邊上,氣急敗壞地瞪著我……

“賒”來的饅頭

小時候的貪嘴,也直接導致了我的零花錢總是不夠用。不過,這點小困難可絕對阻止不了冰雪聰明的我!

口袋空空的時候,為了幾個饅頭,我還幹過“賒賬”的事。那時我才小學一年級,放學後突然覺得肚子餓,就自己跑去麵食店,跟賣饅頭的阿姨說:“我爸爸媽媽是……我家住在……您先給我兩個饅頭吃吧,一會您去管他們收錢就行。”說罷就自己抓起饅頭,樂哉樂哉地邊啃邊走回家。嘿,別看那時候我人小,飯量可真是“驚人”,五毛錢一個的饅頭,我一口氣就能幹掉兩個,吃完回家後,媽媽做的晚餐一樣“照單全收”,美味絕不錯過!

在吃東西方面,我還有一些獨特的嗜好——喜歡吃稀爛的糊糊狀的東西!比如餅乾,別的小孩都是一塊一塊拿了吃,我偏不,我對餅乾有特殊的“娜式”加工程式:先拿出四五塊小餅乾,把它們都放在碗裡,再把熱水衝進去,等上差不多半個小時後,餅乾被泡成了糊糊,就往裡頭加點糖,用勺子舀著吃。

再比如蘋果,我也不喜歡拿一整隻咬著吃,偏要像小嬰兒那樣,把蘋果對半切了,拿個不鏽鋼勺子刨著吃,酥酥軟軟,入口即化!這種吃法一直延續到我上小學,周圍人見了都覺得奇怪。媽媽總是拿這事取笑我,說我大概是斷奶斷早了,糊糊沒吃夠,才落下這麼個怪毛病。

餅乾、巧克力、蛋糕、果凍、水果罐頭……什麼東西容易吃胖,我就甩開腮幫子拼命吃。吃正餐的時候,我更是“無肉不歡”,特別愛吃媽媽燒的黴乾菜扣紅燒肉。反正小時候每次想到“吃”,我的臉上就會露出幸福的表情!

。 想看書來

美食家,笨廚子

對於“吃”這件事,直到現在我仍停留在“只動口、不動手”的階段,雖然對於天下美食總是充滿強烈的興趣,但無奈缺乏鑽研和實踐精神的我,始終也沒能從美食家“進化”為天才大廚。

我的第一堂“烹調課”是從炒雞蛋開始的。大家都知道,“蛋料理”實在算是我們博大精深的中華菜餚中最容易對付的一項了,但對於那時候的我來說,在把食物弄熟之前,還是遇到了兩個前所未見的難關:一是如何點燃煤氣灶,二是如何把雞蛋打散打勻……

在笨手笨腳地劃掉一包火柴、又稀里嘩啦地打爛了一堆雞蛋之後,我的蛋終於如願以償地下了鍋。我趕緊拿起菜鏟左一下右一下地擺開炒菜的架勢,最後還不忘像電視裡的大廚那樣來個瀟灑的“顛鍋”——可惜鍋子太重力道不夠,沒顛起來……

雞蛋好不容易炒熟了,黃澄澄的樣子看起來挺不錯。我頗得意地把我的“處女作”端到爸爸媽媽面前時,兩眼充滿期待,等候著他們發出由衷的讚許。我媽當即帶頭吃下一大筷子,臉上怪異的表情持續了三秒鐘,隨後擠出笑容一個勁兒地說:“好吃,好吃!”可等我得意地往自己嘴裡也塞進一筷子炒雞蛋後,我真的快哭了——不是被我自己做的菜給感動的,而是覺得我媽太好、太善良了、太偉大了——那雞蛋簡直是宇宙無敵超級霹靂鹹!完全沒法吃!

說起我的“廚藝”,真是很慚愧,不光這種把生的做成熟的“高難度”烹飪,我掌握不好火候,即便是那種把熟的東西加工得更熟的烹飪,我都能出岔子。

有人說,泡麵是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這話我同意。現在的我為了拍戲、趕通告,忙忙碌碌間也偶爾要與泡麵為伴。如今的我已經知道把泡麵吃出花樣來了,往裡面加點榨菜、放個火腿腸、再打個雞蛋,香噴噴的惹人流口水!記得那時候在杭州上藝校,每天晚上跟室友們一起偷偷地用小電鍋煮酸辣味的泡麵吃,那滿室飄香、熱氣騰騰的場景喲……寫到這裡,我的口水都快流下來了,真想立刻殺去廚房煮一包泡麵來吃……哦,哦,扯遠了。

不過,如今回想起第一次吃泡麵的情景……

我小學一二年級時,泡麵還是個新鮮玩